荒漠草原区增雨处理对地表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03月22日
【摘要】以宁夏荒漠草原区自然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增雨20%、40%、60%、100%五种处理样地,通过调查土壤、植被及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了地表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对降雨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增雨处理样地土壤性质、地表植被个体数、物种数和平均高度以及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春季和夏季均未出现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了试验样地设置的相似性和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
乌审旗区域植被碳储量估算 04月19日
【摘要】利用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从个体水平与区域水平两种尺度对乌审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进行估算。个体水平上利用灌木易测指标株高(H)和冠幅直径(D)等参数作为变量,结合实地获取的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根系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灌木生物量模型;区域水平上利用灌木个体生物量模型,结合样地数据,估算出各群落生物量密度。再利用植被类型图提供的面积数据,计算出区域总植被生物量,乘以对应灌木、草本的生物量含碳率 […]
基于3S技术的微地形构建及其对典型草原植被格局的影响 03月07日
【摘要】植被是构成景观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与环境关系是关于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在环境因子中,地形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3S与现代测量等技术,获取了微地形与大比例尺植被空间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植被分布格局与地形的关系,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也为研究区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分别以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和内蒙古大学羊草样地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卫 […]
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及多种再分析资料的对比 03月11日
【摘要】利用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以下简称ERA)、MERRA、JRA-25、CFSR、NCEP-R1(以下简称NCEP)等5套再分析资料,本文分析对比了中国东部春季各套土壤湿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NCEP外,其它4套再分析资料都能再现观测资料中土壤湿度从西北向东北和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MERRA对观测资料的气候态描述得最好。时间变化的分析表明只有ERA的土壤 […]
河滨修复湿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07月08日
【摘要】河滨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滨湿地在固碳的同时还会释放温室气体,因此其碳源和碳汇功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而甲烷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高达20-39%。近年来,针对人类活动导致河滨湿地结构与功能退化的情况,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新建和修复河滨湿地,以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目前,新建和修复河滨湿地在净化水质、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已有较多 […]
长江上游江津段德感坝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03月19日
【摘要】河岸带(Riparianzone)生态系统处于水陆交界带,属于敏感边界。因此河岸带系统中的植被通过过滤和截留沉积物、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等来协调河流横向和纵向的物质和能量流,因而在与之相关的土壤侵蚀程度降低、渠道稳定化、生物栖息地保护以及水质改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河岸带植被对保护和维持河岸带的功能和作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Braun-Blanquet的野外调查方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家庭牧场草地利用单元划分及状态—转换模型的建立 10月06日
【摘要】不同的草地利用单元在地形、植被、土壤和生态过程的综合作用下,生态潜在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截然不同。草地利用单元通常与状态-转换模型并用,结合草地的利用现状与演替历史情况,对草地植物群落所处的状态退化与否具有指示作用,同时可以预测植物群落的演替发展趋势。家庭牧场作为现代畜牧业的基本单元,合理的对家庭牧场进行草地利用单元划分和状态评估,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用方式和管理策略,真 […]
漓江流域植被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09月09日
【摘要】对于漓江流域而言,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既是良好生态环境和漓江旅游资源的生产者和维护者,同时也是漓江径流的维护者。为了更好的保护漓江流域两岸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必要对整个漓江流域近30年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研究。众所周知,运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进行动态监测是最优的选择。本文运用7种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MNF变换、缨帽变换(只对TM影像进行)计算不同植被类型在3种遥感影像上的光谱特征,运用 […]
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土壤及植被的时空格局变化 08月05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扩张剧烈,引发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土壤和植被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因此,探索流域内土壤和植被对人类活动的时空响应机制可为有效监测、管理及保护土壤和植被资源提供参考。本文以浙江省苕溪流域为例,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