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肝硬化影响循环肝癌细胞形成复发转移的研究 05月20日

【摘要】 【作者】时志龙; 【导师】殷正丰; 【作者基本信息】苏州大学,肿瘤学,2014,硕士 【目的】研究肝硬化背景对循环肝癌细胞在肝内形成复发转移的影响,探讨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机制。 【方法】腹腔注射20%四氯化碳混合液构建小鼠肝硬化模型。水流动力学细胞传递法尾静脉注射肝癌细胞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转移小鼠模型。利用上述小鼠模型研究肝硬化背景对循环肝癌细胞形成肝转移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38例行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06月30日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计数,结合患者临床特征、骨扫描、磁共振结果、Gleason评分、患者的血清LDH、AKP、PSA水平,分析CTC计数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苏大附一院泌尿外科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共25例,平均年龄69.2±5.0岁 […]

胰腺癌不同治疗手段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04月11日

【摘要】概述胰腺癌患者大多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不到6%。中位生存期仅为3-4个月。目前虽然胰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预后改善仍不明显,即便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20%左右。影响胰腺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各种治疗之后的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目前检查手段未能检测到的血道微转移。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 […]

上转换纳米探针在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与检测中的应用 02月10日

【摘要】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出现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重要指征。然而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密度极低,大约平均106个细胞中仅有一个肿瘤细胞。因此,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和检测方法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且重复性好的检测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与开发。本课题首次提出将上转换发光材料结合核酸适配体作为纳米探针来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并在磁场作用下 […]

应用新型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循环癌细胞和TGF-β在成纤维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01月19日

【摘要】第一部分应用活体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前列腺癌细胞转移以及巨噬细胞对循环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肿瘤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也是导致癌症患者低存活率的原因。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癌细胞首先需要脱离肿瘤的原发灶,然后侵入周围的血管或淋巴管中,随着血液或淋巴液迁移到体内的其他区域并进一步形成转移灶。由于血液循环系统贯穿全身,所以通过血循环的癌细胞可能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建立新的转移灶。在本研究中,我们使 […]

应用活体流式细胞仪和活体成像技术对肝癌进展与转移的监测及疗效评估研究 12月31日

【摘要】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在所有的癌症中名列前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肝癌的治疗得到了改善,但是转移和复发仍然是难以克服的巨大障碍。肿瘤转移包括原发部位肿瘤侵入血管形成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其他组织和器官,循环肿瘤细胞在滞留和归巢到靶器官后进而生长形成转移灶三个主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循环肿瘤细胞是影响肿瘤转移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其 […]

叶酸受体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可作为新的肺癌辅助诊断标志物 06月04日

【摘要】肺癌是目前中国和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均居于首位。很多肺癌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其5年生存率约为15%。由于低剂量螺旋CT等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肺癌的早期诊断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低剂量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以及小肺癌(<3mm)诊断的假阳性率较高,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肺癌的早期检测与辅助诊断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方法学建立和改良及在实体瘤中的监测应用研究 05月30日

【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是由原发或转移病灶脱落进入外周血的肿瘤细胞,其作为一种实时“液体活检”手段反映了肿瘤是否发生侵袭转移。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均提示,肿瘤诊断初期检测到CTC是疾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CTC检测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短于CTC检测阴性的患者;而在有效地放化疗、激素治疗或靶向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