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反式维甲酸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03月22日

【摘要】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加放化疗,但并未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治疗中取得成功,其中ATRA是通过结合维甲酸受体(Retinoicacidreceptor,RAR)发挥其作用,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急性白血病患者MN1、P16及RARβ基因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03月22日

【摘要】目的:①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脑膜瘤1(MN1)基因和microRNA-181b(miR-181b)、microRNA-20a(miR-20a)的表达特点、预后意义及MN1与临床特征、分子学特征的关系。②探讨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对AML患者及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抑癌基因p16INK4a(p16)、retinoicacidreceptorβ(RARβ)表达的影响。③探讨地西他滨( […]

丹参酮Ⅱ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NB_4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及与ATRA和As_2O_3的比较 11月08日

【摘要】背景儿童白血病是小儿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10~15%。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应用于临床,APL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但ATRA和As2O3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在深入研究ATRA和As2O3的同时,寻找和开发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的新的治疗方法。丹参酮ⅡA(TanⅡA)是从传统中 […]

ATRA调控BMP9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08月11日

【摘要】骨质疏松症在骨量减少的同时往往还伴有骨髓内脂肪组织的异常增多,表明骨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与骨形成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骨髓中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均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elstemcells,MSCs)。正常情况下,MSCs的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调控,表现为一种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平衡状态。而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时,MSCs的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出现失衡,并以一种 […]

全反式维甲酸对体外培养阿霉素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06月12日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肾小球足细胞凋亡指数、nephrin、podocin、TGF-β1和α-SMA的表达,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阿霉素(ADR)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肾小球足细胞随机分成4个组:空白对照组(NC),阿霉素致足细胞损伤组(AI),ATRA干预的空白对照组(AC),ATRA干预的阿霉素致足细胞损伤组(AA)。AI组和AA组肾小球足细胞铺满孔底后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