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DNA自组装模块构建、杂交性能及分析应用 05月29日
【摘要】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其碱基序列的互补配对杂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可设计性,因此,在生物传感以及纳米自组装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到重要应用。本博士论文围绕与DNA相关的新型自组装模块的构建、杂交性能研究以及其分析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具体如下:DNA功能化纳米粒子在纳米材料自组装,药物传递,化学与生物传感,以及生物成像等方面获得 […]
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研究 01月13日
【摘要】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检测是目前药物分析、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微生物检验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检测方法包括有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同位素法和化学发光法(CL)等。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同位素法最为成熟,但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人的健康具有一定的损害。为替代同位素法,其它的非放射性技术,如有电化学法,酶法,荧光法,CL法等在近年来发展迅速。CL分析法不需光源,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 […]
- 分类:期刊论文
- 标签: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化学发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模板识别, 汞离子, 特定序列DNA和RNA, 答辩问题, 蛋白质, 适配体, 金纳米粒子
- 喜欢:3267
- 阅读全文
金硫醇盐反应机理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金纳米粒子体系影响的研究 09月26日
【摘要】自从1994年,Brust等人通过两相法合成出单分散的金纳米粒子后,金纳米粒子就因为它在光学、电子学、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研究两相法合成金纳米粒子的机理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近白色的沉淀——金硫醇盐,因为其具有荧光效应和能够通过控制它的组成来控制金纳米粒子的组成这两个特点而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金硫醇盐一般是在加入硼氢化钠还原剂之前,通过在中间体溶液 […]
基于生物、有机、纳米材料的DNA检测体系研究 09月21日
【摘要】DNA检测体系策略的发展在分子诊断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愈加广泛的实际需求推动了更加稳定、灵敏性好、选择性强的检测剂、检测体系的不断发展。因此,化学家们在新型检测体系的设计、新型检测材料的制造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我们设计并发明了一种以细菌作为报告探针的DNA检测体系。这种“体内”信号检测手段包括两种探针:一是与目标DNA部分互补的的磁 […]
基于有机合成和核酸化学的生物医学检测体系研究 09月21日
【摘要】DNA检测在现代生物医学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DNA检测体系在分子诊断、环境监测、疾病控制等方面都有应用。现有检测技术往往应用生物、有机、纳米技术,将DNA序列信息转化为各种可读的信号。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简易便携,容易操作的DNA检测方法仍然有待开发。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水蒸气冷凝的DNA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依赖于在 […]
基于功能性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重要危害因子的超灵敏检测 09月06日
【摘要】本论文以功能性的金、银、碳纳米材料为基础,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核酸探针等分子识别体系,可控组装了高产率的纳米材料二聚体、三聚体、核壳结构以及多层膜结构,重点研究了这些纳米组装体的等离子共振、手性吸收以及电子传递等特性及其产生机制,最终构建了超灵敏的生物传感检测新方法,实现了抗生素、藻毒素及环境激素等食品安全重要危害因子的快速、超灵敏的检测分析。首先,将金、银纳米粒子采用配对的抗体、抗原 […]
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及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研究 07月16日
【摘要】近年来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技术能直接利用废水中多种有机物作为燃料,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直接收获电能,是一种革命性的废水处理工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限制MFC实际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输出功率较低。在影响其功率输出的诸多因素中,阳极因为影响微生物的吸附和生长代谢,以及电子从微生物到电极之间的传递而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广泛 […]
NAFLD细胞模型构建、核酸适配体筛选及靶向药物运输 07月13日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及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过度沉积(>5%的肝细胞组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不仅与2型糖尿病、肥胖有关,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