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

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5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4083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个体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在的人际网络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人际往来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信息沟通为媒介的人际网络是否像人们普遍感受到的那样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无法忽略的重要影响力量?”正是源于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和思考促发了本文的写作初衷。与此同时,学术界在社会网络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也证实人际网络对职业个体的积极意义。本文基于对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人际网络作用的思考,从人际网络内涵层面入手在“人际网络信息影响—组织认同—工作投入”间搭建合理框架来阐明人际网络中传播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对员工个体工作状态的作用机理,从而解答人际网络信息对个体的职业影响路径问题。本研究从个体角度的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出发,遵循“刺激—信息转化—反应”这一基本模式,选取组织声誉感知、组织认同、工作投入作为基本关系研究变量。其中,人际网络的信息影响经过本研究前期的理论梳理和深度访谈等程序探索性提出可归纳为显性信息影响和隐形信息影响两部分组成并进行概念量表的设计;其中显性信息主要指人际网络中传递的各类客观描述性消息或评价,隐性信息则只要指人际圈层中榜样的示范效应,在本研究框架中均可视为外在信息刺激源。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可视为员工在职业态度和工作行为上对外在信息刺激的反应;而组织声誉感知变量恰恰反映了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后的信息转化过程,表现为在认知和情感上对组织的评价和认可。本文选取的理论概念架构围绕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将人际网络信息影响、组织声誉感知、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构念,并尝试性地对以上各构念间潜在的或有联系与影响机理进行探讨。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论证原则。具体研究过程是:首先,本文对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二,组织深度访谈并对结果予以整理和分析。第三,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理论模型。第四,通过预调查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测量量表进行选择和优化。文中通过样本预测就组织认同、工作投入、组织声誉感知等变量运用计量软件工具对现有成熟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修正,并形成正式调查所需的问卷题项;人际网络信息影响量表则在前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基本题项,通过样本预测进行量表的优化,并形成最终的人际网络信息影响量表。各量表通过信度、效度基本检验,表现出较好的统计学特征,且符合研究的前期理论模型,为正式调查中数据的科学有效提供了可靠保证。第六,运用SPSS、AMOS等软件对大样本正式调查中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个体统计学特征对各研究维度的影响。最后,在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阶段运用AMOS软件对研究提出的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明确人际网络信息影响中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两维度在组织声誉感知、组织认同及工作投入变量间的不同作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以信息沟通为媒介的人际网络对职业个体的普适性影响得到样本数据的有力支持。且研究变量会在某些样本基本特征的差别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如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担任职务等五个基本项目和个体榜样数量和认可的榜样特质等属性上体现出的差别;第二,在研究选取的各变量中,人际网络信息影响中的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会通过不同的路径作用于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第三,人际网络显性信息反映了人际网络中个体间传播的与职业领域相关的客观表述和主观评价,如与行业、组织、岗位、待遇福利、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相关的信息,这类信息通过文字、语言等有形形式展现;入际网络显性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有直接正向作用;但对组织认同未显现出直接影响,而会通过对组织声誉感知的直接作用传导至对组织认同的影响;与此同时,其对工作投入的间接影响还体现在组织声誉感知和组织认同对工作投入的直接作用;第四,人际网络隐性信息反映了人际网络中职业榜样传递的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更多地是以一种看不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个体;人际网络隐性信息影响对组织认同有直接正向作用,并通过对组织声誉感知的直接作用对组织认同产生间接影响;隐性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未显现出直接影响,但会通过对组织声誉感知的直接作用传导至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与此同.时,其还会通过对组织认同的直接作用来间接影响工作投入;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在人际网络中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路径;第五,在显性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中以及隐性信息影响对组织认同的作用中,组织声誉感知作为重要的传导变量的中介效应得以验证;同时,组织认同在组织声誉感知和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中也体现了出中介作用。通过对研究构建的理论假设的验证,本文提出的预期研究目标基本达成,即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对职业个体的普适性影响得到实证数据的有力支持,显性信息影响和隐形信息影响对个体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作用路径得以基本澄清。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结构访谈、数理统计、实证检验等途径对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进行了探讨,创新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聚焦平面维度的人际网络内涵影响因素,探索性地提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维度构成因子。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就悄然开始。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层出不穷且主要集中于网络密度、中心性、开放性等人际网络结构特征等纵深立体维度的探究,而对网络内涵等平面维度的要素鲜有提及。本研究定位于人际网络的内涵层面以此来探究以信息沟通为媒介的人际网络如何对个体施加影响的作用机理;其中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这两个概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际网络内涵部分。2.尝试以新的视角来探讨人际网络信息对个体在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中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将人际网络的影响定位到组织内部,与此相关的社会网络等研究也大多如此;但本研究尝试打破以往的组织界限定位于更为宽泛的人际网络,影响因素也由组织内个体拓展到组织外个体,尝试以新的角度就个体人际圈层对自身组织认同感和工作投入三者间潜在的联系进行探讨。3.探索性地提出隐性信息影响即职业榜样示范效应这一维度,并对这一维度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榜样”作为心理学概念虽早有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对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榜样作用的定性分析,而量化应用则鲜有提及。本文通过对人际网络信息影响的研究,发现了人际网络中职业榜样对个体重要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相应量表的开发和设计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人际网络中榜样的示范性信息对个体组织态度和工作态度层面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这一研究对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一定的贡献。4.探索性构建了人际网络信息影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模型,并论证了组织认同、组织声誉感知在作用路径中的中介传导作用;理清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在人际网络信息影响中不同的作用路径。这一发现对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前因变量研究成果的丰富有所贡献;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不同的作用途径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杨长虹;
【导师】张宁俊;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2014,博士
【副题名】组织认同与组织声誉感知的双中介模型
【关键词】人际网络信息影响;组织认同;组织声誉;工作投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俊锋.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和锁相检测的研究[D].浙江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04,硕士.
[2]郭晓雯,关湃.智能手机UI设计中体现中国式交流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3,08:263-262.
[3]李彩霞.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水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2014,硕士.
[4]张敏.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2013,硕士.
[5]郭端平.《百喻经》虚词研究[D].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3,硕士.
[6]杨勤凯.LTE下行资源调度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7]张宇航.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金融,2013,硕士.
[8]洪宪平.电网动态监控系统设计和建设要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09:87-89.
[9]张波,殷贤亮.数据仓库技术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04:60-63.
[10]宋松涛.西北地区云时空分布特征[D].兰州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3,硕士.
[11]卫书飞.肾细胞癌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2014,硕士.
[12]黄帅.纸浆模塑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13]张竞.生物高分子材料(PHAs)的成型及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学,2010,硕士.
[14]谢鲲鹏.化学混凝—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浓度油田采油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2003,硕士.
[15]王高强.测力称重传感器应变片基底材料的无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013,硕士.
[16]毛明霞.高档商务饭店顾客抱怨处理公平性与顾客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
[17]吴日娜.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材词汇问题的分析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18]丁倩倩.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神经病学,2013,硕士.
[19]温拓.高中教材佛教史内容的引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20]李琦.吉化污水处理厂远程无人值守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吉林大学,工业工程,2014,硕士.
[21]刘晓芬.决策树分类算法及其在高校学生就业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2012,硕士.
[22]乔梅.基于粗糙集和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发现与推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3]邓毅.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研究与开发[D].重庆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12,硕士.
[24]史爱松,张秉森.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心脏病病症诊断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59-62.
[25]陈亮.火电厂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的研究[D].新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26]夏乃凯.考虑界面影响的钢纤维混凝土等效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3,硕士.
[27]柯腾辉.未来绿色接入网中安全协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28]贾亚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介入[D].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3,硕士.
[29]魏巍.广东省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30]李玉琴.腹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2014,硕士.
[31]张霄军,张凌岚,刘军.基于Web语料挖掘技术及其系统设计[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02:39-43.
[32]高立东.特殊形貌纳米二氧化钛和钛酸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艺,2006,博士.
[33]周世忠.对改进滇黔桂地区地震勘探工作的一点意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1,06:97-102.
[34]鲍登.150例肺不张原因分析[D].延安大学,内科学,2014,硕士.
[35]刘俊,薛裕华,戴黎明,王利祥.氧化石墨烯作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界面材料[A].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2014:1.
[36]马耿.贝那普利对肝星状细胞ACE2及Ang-(1-7)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消化内科,2013,硕士.
[37]张谧,熊高明,陈志刚,樊大勇,谢宗强.数字高程模型在群落内物种共存研究中的应用——以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曼青冈群落的地形模型建立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05,02:197-201.
[38]王艳华,张纪.Web结构挖掘及其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5,S1:125-127.
[39]詹士伟.武汉市创业融资体系的创新研究[D].湖北大学,金融学,2011,硕士.
[40]高向东.基于无线数传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04,硕士.
[41]张金保.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4,硕士.
[42]汪国斌.鄱阳湖区水土流失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水利水电工程,2012,硕士.
[43]孙思雨.盐酸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制备研究[D].蚌埠医学院,药理学,2013,硕士.
[44]韩雪颖.《辽宁日报》大众化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新闻学,2013,硕士.
[45]周超.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公路,2015,01:310-314.
[46]赵慧宇.固相微萃取技术测定水中农药残留及有机磷农药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4.
[47]周冲.BT汽车滤清器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48]张雯.办公建筑夜间通风机制对室内热环境及空调能耗的影响[D].长安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3,硕士.
[49]乐琦,张磊,王中兴.不完全序值信息下考虑主体心理行为的匹配决策[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4,04:90-99.
[50]陈薇薇.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