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茎点霉秆枯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荸荠茎点霉秆枯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6-09-08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288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荸荠茎点霉秆枯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物为PhomabellidisNeerg.。本实验室前期对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报道。而迄今在国内外尚无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方面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对该病的病原菌的侵染特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病害防治技术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病原菌的侵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刺伤茎秆情况下,分生孢子接种6h开始萌发,分生孢子能产生1-3根芽管,接种12h可观察到芽管开始侵入寄主细胞,主要是通过芽管和类似附着胞的侵入结构直接侵入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很少通过气孔侵入,接种96h菌丝充满整个寄主表面;在刺伤茎秆情况下,分生孢子3h开始萌发,分生孢子能产生1-3根芽管,接种6h可观察到芽管开始侵入,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也能通过芽管和类似附着胞的侵入结构直接侵入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很少通过气孔侵入,48h菌丝充满寄主表面;分生孢子在侵染寄主时,分生孢子间能够通过芽管进行融合,同时在分生孢子及菌丝周围产生粘着物质——细胞外基质。由抗病荸荠品种和感病荸荠品种侵染特性观察可以得到,在接种同一时间点,感病品种庐山荸荠分生孢子萌发率比抗病品种湘潭荸荠分生孢子萌发率高,但无显著差异性;在同一接种时间点,感病品种庐山荸荠成功侵入率均大于抗病品种湘潭荸荠,且存在显著差异性。2)病残体越冬菌丝体存活率检测结果表明,25℃和4℃有利于菌丝体越冬,病残体在室温25℃内越冬,110d后菌丝体存活率为10.8%;在4℃内越冬,110d后菌丝体存活率为6.1%。在室外各条件下丝体存活率都很低,且埋于土下越深,菌丝体存活率越低。病残体在室外土表越冬,110d后菌丝体存活率为2.8%;在土表下10cm越冬,病原菌的存活期为110d;在土表下20cm越冬,病原菌的存活期为94d。3)综合2012年与2013年田间病害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荸荠茎点霉秆枯病在田间发生,从荸荠移栽到大田至8月中旬为病害发病初期,有少量病斑出现,病指在0~0.116之间;8月底至9月中旬为病害发病中期,病斑开始增加,病指在0.204,1.544之间;9月底到10月底为病害发病盛期,病斑急剧产生,可形成发病高峰,病指在1.108~7.815之间,之后11月份低温病情平稳。荸荠茎点霉秆枯病发生的病情指数与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当年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P<0.05),病指与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4)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茎点霉秆枯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离体接种不同荸荠品种,杨店荸荠和湘潭荸荠的抗病性最强,江西家荠和益阳荸荠抗性其次;最感病的是芦山荸荠和韶关马坝荠,感病其次的是宝应荸荠、蕲州荸荠和三江荠(98)。根据两年田间病情调查结果,33个荸荠品种中,抗病性存在差异性,应用最小离均差平方和对33个荸荠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在R2=0.865水平下,33个供试品种可以分成三类,第1类:高抗品种,共9份品种,病指介于0.02~0.57之间;第Ⅱ类:中抗品种,共22份品种,病指介于0.7~1.25之间;第Ⅲ类:感病品种,共2份品种,病指分别为2.05和2.12。5)药效防治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荸荠茎点霉秆枯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400克/升福星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6.7克/升万兴乳油、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制效果较好;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荸荠茎秆上接菌后2d喷施药剂与在接菌前1d喷药药剂分别在接菌后7d和10d调查,接菌前1d喷药均比接菌后2d喷施药防效好。在茎秆上接菌前1d喷药后10天调查结果,206.7克/升万兴乳油的防效最好,防效为57.9%;在接菌后2d喷施药剂后10d调查,206.7克/升万兴乳油防效最好,防效为46.63%。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06.7克/升万兴乳油的防效最好,防效为90.84%,与其它4种药剂存在显著差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克/升福星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不存在显著差异,防效分别为73.25%、69.60%、64.84%和63.01%。
【作者】赵玳琳;
【导师】黄俊斌;
【作者基本信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14,硕士
【关键词】荸荠茎点霉秆枯病;phomabellidis;品种抗病性;侵染特性;越冬;发生动态;药剂防治;

【参考文献】
[1]周牡艳.智舌在地理标志性产品黄酒中的鉴别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工程,2013,硕士.
[2]陈燕.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云南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3]侯珊珊.基于PCA和CBR的医学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硕士.
[4]李国强.信息不对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金融学,2003,硕士.
[5]郇林.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之互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7:18.
[6]周珏.北豆根总碱的药学研究—提取工艺和指纹图谱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004,硕士.
[7]陈超.呼和浩特市公共外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8]杨瑾.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3,硕士.
[9]徐浩然.从《江南Style》走红看跨文化传播策略创新[D].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2013,硕士.
[10]王丽君.中国网络小说的影视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2013,硕士.
[11]罗后平.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统计学,2004,硕士.
[12]朱薛忠.考虑政府补贴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研究[D].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硕士.
[13]左保河,冯珊,刘洪建.分布式环境下的智能OA专家系统模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01:44-48.
[14]彭越.基于最小能量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2013,硕士.
[15]马致中.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导报.1993(06)
[16]汪爽.亨德尔歌剧《赛瑟斯SERSE》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013,硕士.
[17]李祥龙.管理咨询程序及评价方法[D].四川大学,2004.
[18]魏利雪.数学活动经验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4,硕士.
[19]刘瑞娟.赵孟頫题画诗研究[D].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20]王松泉.基于AVS的统计复用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21]张鹏.以DSP处理器为核心的新型图形发生器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03,硕士.
[22]敬华兵,年晓红,范瑞祥,刘栋,邓明.直流融冰覆冰线路全控直流融冰电源及其控制切换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3:86-91.
[23]姜涵.“从来”类时间副词的多视角探讨[D].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2,硕士.
[24]冯定宏.激光传感焊缝跟踪坡口信息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硕士.
[25]刘沛林.GPS手持卫星定位系统的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04,硕士.
[26]王玉红,宋瑞峰,江璠.工科普通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前沿知识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7:100-101.
[27]徐国强.低反射超疏水太阳能电池表面结构的制备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28]翁婷.超临界CO_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9]何利娜.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动漫创意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2013,硕士.
[30]王叶飞.大同市城市地域结构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3,硕士.
[31]何佳琛.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生态治理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区域经济学,2014,硕士.
[32]李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2012,硕士.
[33]张媛.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政治经济学,2012,硕士.
[34]任玉刚,邓乾发,叶程,吴柯,林明星,袁巨龙.磨具用树脂结合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械工程材料,2012,05:1-4+9.
[35]马丹.改性麦秸秆对酸性铬蓝K、亮绿和Cr(VI)的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环境科学,2013,硕士.
[36]刘霞,刘杰.浅谈数据仓库[J].福建电脑,2003,06:24-25.
[37]黄凤根.锭轴传动式高速纺丝卷绕机控制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04,硕士.
[38]刘友斌.一种开放可重用的计算机学科实验平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3,硕士.
[39]温馨.催化与渗透汽化中空纤维复合膜强化乙酸乙酯生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工程,2014,硕士.
[40]贾丙西,刘山,张凯祥,陈剑.机器人视觉伺服研究进展:视觉系统与控制策略[J].自动化学报,2015,05:861-873.
[41]赵军.补体分子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老年心血管内科,2013,硕士.
[42]陈小朴.嵌入式技术在铣床数控系统上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4,硕士.
[43]钱飞燕.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习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44]王丽.Cu~(2+)印迹戊二醛交联羧甲基壳低聚糖防治铀中毒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药理学,2013,硕士.
[45]伍海华,李道叶,高锐.论资本市场的分形结构:以青岛市为例[J].控制与决策,2002,01:37-40.
[46]阮莉莉.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金融学,2013,硕士.
[47]林伟明,康重庆,胡左浩,咸日常,孙学锋,张有洲.改善供用电可靠性的新型停电保险机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8:27-32.
[48]赵明宇,王刚,汪映辉,孙广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0:65-69+98.
[49]郑凯.网络服务商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法律,2013,硕士.
[50]李贞.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堆肥中酚类物质及木质素功能基因研究[D].湖南大学,2012.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