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初步研究

鱼精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6-08-16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3017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鱼精蛋白作为医药和食品领域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力的天然抑菌剂,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构建,以鱼精蛋白作为抑菌剂,研究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对PIA合成和eDNA分泌的影响,为食品及医药领域中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新的途径,并为进一步研究鱼精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论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通过刚果红平板实验证实了受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生物膜,然后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以普通盖玻片为载体,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玻片上形成生物膜。对生物膜菌落计数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膜内活菌数不断增多,到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而后活菌数明显降低,第4至6天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继续培养膜内活菌数又开始下降。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黏附菌,银染法观察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并结合菌落计数,可以发现细菌生物膜中的活菌数与被膜量变化并不一致。2.从初始加入鱼精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对成熟生物膜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鱼精蛋白对生物膜形态及膜内活菌数的影响。结果如下:鱼精蛋白对受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000μg/mL。培养初始鱼精蛋白浓度为4MIC时,各天膜内活菌数均急剧下降,玻片上也基本不见成团的生物膜。当培养开始前添加鱼精蛋白至MBC浓度,即8MIC(1000μg/mL)时,玻片上活菌数均为零。鱼精蛋白对成熟的生物膜中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效果,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其灭菌及清除生物膜的效果与培养的时间和鱼精蛋白的浓度有关。培养了5天的生物膜对鱼精蛋白更敏感,4MIC就能将膜内细菌全部杀死。相比生物膜形成之后再用鱼精蛋白处理,初始加入鱼精蛋白能更好地减少生物膜形成。3.采用荧光增白剂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中的胞外多糖,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分布,结果表明:鱼精蛋白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黏附菌产生胞外多糖。培养开始前加入鱼精蛋白的量越大,对黏附菌产生胞外多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当生物膜已经形成时再用鱼精蛋白干预,此时需要更大量的鱼精蛋白(>4MIC)才能对黏附菌产胞外多糖发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与生物膜培养的时间有关。通过蒽酮法定量测定胞外多糖发现,初始及中途加入鱼精蛋白,均能够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水溶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研究还发现,生物膜形成初期合成更多的水溶性胞外多糖,而继续培养生物膜过程中,则合成更多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4.初始加入>1MIC的鱼精蛋白时,通过Dotblotting检测到生物膜和培养液中的PIA表达量均明显受到抑制,且高浓度鱼精蛋白(4MIC)对其抑制效果更明显。通过eDNA的提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探讨鱼精蛋白对eDNA释放的作用,结果发现,初始加入鱼精蛋白,eDNA释放量也明显受到抑制,鱼精蛋白浓度越高,eDNA释放量越小。
【作者】娄凡丽;
【导师】陈加平;
【作者基本信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2014,硕士
【关键词】鱼精蛋白;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胞外多糖;胞外DNA;细胞间多糖黏附素;

【参考文献】
[1]王蕾.《新标准汉语》与《实用汉语》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4,硕士.
[2]黄兆玮.直管内流体—颗粒螺旋流动的三维数值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2004,硕士.
[3]皋军,孙长银,王士同.具有模糊聚类功能的双向二维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2,04:549-562.
[4]刘福林.基于订单提交策略选择对投资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金融学,2012,硕士.
[5]刘围.新型三唑啉酮类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除草活性[D].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2013,硕士.
[6]陈小兰.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致电荷迁移研究[D].西南大学,光学,2013,硕士.
[7]杨欣斌,孙京诰,黄道.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离群挖掘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09:12-13+37.
[8]熊伟.张岱诗歌意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9]祝文静.核因子-κB(NF-κB)在高糖诱导“代谢记忆”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D].辽宁医学院,内科学,2012,硕士.
[10]李长娟.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11]杨靓.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游戏干预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12]王超.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硕士.
[13]刘克飞.框架型板式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伤损及维修标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13,硕士.
[14]王鑫.中国东部陆架海中二甲亚砜的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2014,博士.
[15]李春芳.CRH6型城际车孔板送风系统特性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2,硕士.
[16]季利鹏.基于泛函网络的混合模型在导航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2012,硕士.
[17]高子渊.城镇居民购买农村私有房屋合同效力探析[D].山东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8]胡晓飞.蜂产品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发[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4,硕士.
[19]罗琴.从伦理冲突到矛盾式回归:《卢布林的魔术师》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湘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1,硕士.
[20]李雷雷.章丘市商标战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1]任泽峰.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22]宁宏晓,张艳红,章多荣,蒋永祥,焦文龙.祁连山山地地震勘探激发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03:370-373+500+324-325.
[23]孙桂英.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中主要人物角色塑造研究[D].聊城大学,音乐学,2014,硕士.
[24]刘雪.基于评价的课外学习系统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3,硕士.
[25]董研.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D].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4,硕士.
[26]张崇峰.挖掘,再挖掘[N].中国计算机报,2003-03-03D01.
[27]罗海娣.H省劳动保障监察研究[D].安徽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28]马韵.浙江省嵊州市崇仁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9]陈守坤.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学,2013,硕士.
[30]李丹.棉毛混纺纺织品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研究[D].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31]王威.基于WinCC的堆场管理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2013,硕士.
[32]张霄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14,硕士.
[33]王志君.白云深水区块体搬运沉积体系与水合物分解的相关性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S1:144-150+163+174.
[34]李高峰.精密络筒机卷绕头积极控制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35]张承兵.中国特色的刑事审判庭前会议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诉讼法学,2014,硕士.
[36]刘洋.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37]冷淑娟.奢侈品品牌户外新技术媒体整合投放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38]王轩龙.唐庆增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13,硕士.
[39]卞振杨.电力系统光纤二次回路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电气工程,2012,硕士.
[40]黑爱卿.螺旋挡板激流式生物反应器的流场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41]高翠玲.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14,博士.
[42]张睿.茶多酚改善代谢紊乱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2013,硕士.
[43]黄菊莹,袁志友,李凌浩.羊草绿叶氮、磷浓度和比叶面积沿氮、磷和水分梯度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9,03:442-448.
[44]付馨余.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组织中NF-κB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眼科学,2013,硕士.
[45]刘志鹏,文福拴,薛禹胜,辛建波.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最优选址和定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03:54-59.
[46]盛小平,徐引篪.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J].图书馆杂志,2004,06:2-7.
[47]王琪.重组人胸腺素β4二聚体的心脏保护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48]吕峥.Mg-5Zn-xAl镁合金半固态组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49]周辉.关于Penna模型的几个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2004,硕士.
[50]葛斌,孟祥瑞.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炭企业ERP理论及应用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1:76-79.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