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发酵饲料的研究

玉米秸秆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发酵饲料的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8-18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414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本试验通过比较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瘤胃降解率,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通过玉米浆与玉米秸秆或去茎皮玉米秸秆进行微贮,研究不同比例玉米浆对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浆在玉米秸秆微贮中的适宜比例;通过培养基接种酿酒酵母对亚硫酸盐影响的研究,确定了玉米浆中酿酒酵母的适宜接种量及有效解除亚硫酸盐抑制乳酸菌发酵的方法,并通过生物和化学复合处理玉米浆,消除了玉米浆用作饲料影响家畜健康的隐患;验证了生物和生物化学复合处理后的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和去皮秸秆微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利用玉米浆生产高蛋白秸秆饲料发酵工艺,从而解决了玉米秸秆作为饲料蛋白含量不足的关键问题,并为秸秆不同部位各尽其用提供了理论数据,使玉米秸秆和玉米浆变废为宝,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试验1: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营养价值评定采用常规分析和尼龙袋法评定玉米秸秆7个部位,即叶片、叶鞘、茎皮、茎髓、茎节、苞叶和雄穗的营养成分及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试验结果表明,与秸秆其他部位相比,叶片中粗蛋白(CP)含量最高(p<0.05),NDF和ADF含量最低(p<0.05),茎皮中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最高(p<0.05),苞叶中NDF含量最高而ADL含量最低(p<0.05);叶片、茎髓和苞叶的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秸秆其他部位(p<0.05)。试验2: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比例玉米浆(0%、15%、20%、25%和30%)对玉米秸秆微贮过程中(在微贮的0.5d、3d、7d、17d、23d、35d、50d和60d取样)乳酸菌(LAB)数量、乳酸(LA)、乙酸(AA)、LA/AA、pH值、CP、氨态氮(AN)和氨态氮比总氮(AN/TN)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增加,CP和LA含量依次升高(p<0.05),微贮发酵过程中原料的pH降低幅度缓慢(p<0.05),LA和AA含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弱,LAB的数量依次降低(p<0.05),AN和AN/TN有明显降低趋势。试验3:玉米浆对去茎皮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比例玉米浆(0%、15%、20%、25%和30%)对去茎皮玉米秸秆微贮过程中(取样时间同试验2)LAB数量、LA、AA、LA/AA、pH值、CP、AN和AN/TN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贮起始时试验组CP和LA含量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而升高(p<0.001),发酵过程中,LAB数量上升幅度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而降低,玉米浆比例越高AA含量变化越不明显,对照组的AA含量在3-60d显著高于试验各组(p<0.05),试验组pH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降低的时间点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有延缓趋势,处理1和处理2组AN和AN/TN上升至23d后变化幅度不大,相对稳定,处理3和处理4组AN和AN/TN3d后便趋于稳定。试验4:亚硫酸盐对LAB抑制和酿酒酵母对亚硫酸盐的影响MRS培养基中添加Na2SO3,使其浓度达到0.35%,利用乳酸将MRS培养基的pH调为3.5、4.0、4.5和5.0并接种植物乳杆菌,研究不同pH值下,亚硫酸盐对LAB的抑制作用;马铃薯培养基中添加Na2SO3,使其浓度达到0.35%,利用乳酸将马铃薯培养基pH调为3.5、4.0和4.5并分别接种数量级为104、105和106的酿酒酵母,研究pH值和接种量(酿酒酵母)对亚硫酸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pH值(4.0或3.5)下亚硫酸盐对LAB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使其活菌数为0,随着pH的升高亚硫酸盐对LAB的抑制作用有减弱的趋势;酿酒酵母可以利用部分亚硫酸盐,本试验中酿酒酵母脱硫率达50%以上,不同pH值(3.5-4.5)和不同接种量(104-106)对酿酒酵母的硫转化没有显著影响。试验5:复合处理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在玉米秸秆中分别混合20%的玉米浆和20%接种酿酒酵母的玉米浆为对照组即A2K和N2K;添加1.5%的氢氧化钙(Ca(OH)2)并接种酿酒酵母的玉米浆以15%、20%、25%和30%的比例混合到玉米秸秆中作为试验组即M1、M2、M3和M4。研究复合处理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微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利用酿酒酵母处理玉米浆和复合处理玉米浆均会减缓玉米浆中亚硫酸盐对LAB的抑制作用,但M1、M2、M3和M4各组在多数时间点其LAB数量均高于N2K;在微贮0.5-17d期间,LAB数量高低次序为M4>M3>M2>M1>NK2>AK2(p<0.001),并且试验组除M4外LA含量出现峰值的时间明显早于A2K和N2K;A2K的AA含量在整个微贮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并在多数时间点显著低于N2K和试验组(p<0.05)。M1、M2、M3和M4的AA含量动态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在多数时间点显著高于N2K(p<0.05);A2K在微贮初期pH呈现逐渐升高趋势,N2K和试验组在微贮初期pH均呈降低趋势,各试验组pH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A2K的AN和AN/TN在微贮期间均高于N2K及试验各组。试验6:复合处理玉米浆对微贮去茎皮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去茎皮玉米秸秆中分别混合20%的玉米浆和20%接种酿酒酵母的玉米浆为对照组即C2K和Y2K;添加1.5%的氢氧化钙(Ca(OH)2)并接种酿酒酵母的玉米浆以15%、20%、25%和30%的比例混合到玉米秸秆中作为试验组即U1、U2、U3和U4。研究复合处理玉米浆对去茎皮玉米秸秆微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2K在微贮期间LAB数量级保持在103-105,显著低于Y2K及试验组(p<0.05),在微贮后期35~60d,Y2K的LAB数量显著低于试验组;C2K的LA和AA含量在多数时间点显著低于Y2K和试验组(p<0.05),Y2K的LA含量在多数时间点低于或显著低于试验组;Y2K和试验各组AN含量和AN/TN值在整个微贮期间均比C2K低。试验7:不同处理玉米浆对发酵秸秆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2x2x4试验设计(玉米秸秆与去茎皮玉米秸秆;酿酒酵母处理与添加Ca(OH)2和酿酒酵母复合处理;玉米浆比例:15%、20%、25%和30%),在玉米秸秆或去茎皮玉米秸秆中混合不同比例经酿酒酵母处理的玉米浆或不同比例经Ca(OH)2和酿酒酵母复合处理的玉米浆,研究其对微贮秸秆主要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P、NDF、ADF和ADL的含量贮后均比贮前有所提高;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其有氧稳定性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去除茎皮后微贮,其有氧稳定性会降低;Ca(OH)2和酿酒酵母复合处理玉米浆组的有氧稳定性明显优于酿酒酵母单独处理组,并且复合处理组的pH涨幅较低,干物质损失较少。综合上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瘤胃降解率及有效降解率动态评定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叶、苞叶和茎髓的营养价值优于玉米秸秆的其他部位。(2)玉米浆与玉米秸秆混合进行微贮,能显著提高微贮秸秆的蛋白质水平,但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LAB的繁殖受到抑制,pH下降幅度缓慢,不利于秸秆饲料的发酵,综合分析本试验的各项指标,微贮玉米秸秆中玉米浆混合比例15~20%为宜,微贮去茎皮玉米秸秆中玉米浆混合比例15%为宜。(3)酿酒酵母单独和复合处理玉米浆,均可缓解玉米浆中亚硫酸盐在微贮发酵过程中对LAB的抑制作用,促进LAB的生物繁殖,使LA和AA含量在发酵初期明显升高,AN和AN/TN在微贮过程中明显降低。Ca(OH)2和酿酒酵母复合处理玉米浆进行微贮优势更为明显。(4)玉米浆与玉米秸秆或去茎皮玉米秸秆混合微贮,均可提高秸秆蛋白质水平,但随着玉米浆比例的升高其有氧稳定性逐渐降低,Ca(OH)2和酿酒酵母复合处理玉米浆进行微贮其有氧稳定性优于单独处理组,玉米秸秆去除茎皮后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但其微贮后有氧稳定性相对玉米秸秆有所降低。
【作者】李红宇;
【导师】许丽;
【作者基本信息】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014,博士
【关键词】玉米秸秆;玉米浆;微贮;亚硫酸盐;发酵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月媛.铃木教学法在我国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2014,硕士.
[2]李丽莎.高效课堂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组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3]杨强.污染河流中脱氮微生物的筛选与固定化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环境工程,2013,硕士.
[4]谢桂生,石玉梅.双相干相关法在断层检测及落差估算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06:719-722+820.
[5]坚文进.基于Excessive Gap的SVM割平面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2012,硕士.
[6]方丽.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筛选及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12,硕士.
[7]吕国俊.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酞菁/石墨烯微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方面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4.
[8]蒋卫.“楼花”按揭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法律,2003,硕士.
[9]许佩龙.丙泊酚麻醉对新生期大鼠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2012,硕士.
[10]张文倩.视频监控中人群密度估计研究[D].中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11]李珊珊.对24Q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12]计伟.A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设备管理系统流程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13]刘尊亚.具有GSM短信功能的测温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武器系统信息与控制,2013,硕士.
[14]徐静.复杂结构和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3,硕士.
[15]原晓平.基于DEM的格尔木河流域数字地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2013,硕士.
[16]于静,李志慧.代理多重门限签名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7]陈安涛.铝硅合金组织及表面张力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2013,硕士.
[18]毛志高,王觉平.矽钢片热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检测[J].冶金自动化,1981,05:5-10.
[19]刘纪松.结合面插筋框架柱托换节点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20]何玉堂.河北省县域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3,硕士.
[21]宋玥洁.意义解释法在古汉语诗歌诗性隐喻中的应用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翻译,2012,硕士.
[22]刘庆伟.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系统方案的设计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硕士.
[23]李娜.黄山市旅游国际化研究[D].安徽大学,旅游管理,2013,硕士.
[24]陈孟平.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橡胶件试制[J].铁道机车车辆.1996(04)
[25]张宏勋.湿法炼锌浸出工序仪表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3,01:23-26.
[26]康代旺.从《光明日报》新闻策划与创新看其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D].黑龙江大学,新闻学,2013,硕士.
[27]张伟刚,张保会,胡海松,徐靖东,周良才.应用小波包分析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23:60-64.
[28]宋亚琴.潞安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12,硕士.
[29]张玉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方法学建立和改良及在实体瘤中的监测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2014,博士.
[30]王倩.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降解酸性橙Ⅱ的研究[D].东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31]白雪飞.侧面气囊在侧面碰撞过程中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车辆工程,2012,硕士.
[32]陕梅辰.面向水基动力无杆抽油机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33]吴佳鹏.平安投连保险危机原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04,硕士.
[34]王国昌.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CdO/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1,硕士.
[35]陶双利.上海城投控股管理控制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6]高丽娜.兰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策略选择[D].兰州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37]卢学毅.脉冲电沉积制备高性能核壳催化剂及其对甲酸氧化的催化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8]蔡则祥,汪加才.商业银行CRM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金融纵横,2005,01:45-48.
[39]唐任鹏.基于MLSI的多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4,硕士.
[40]刘彦强.椭圆各向异性介质中SH波波场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05:630-647+694.
[41]燕嬿,刘堰兵.高校教师分级聘任考核评价研究[J].商,2014,09:126.
[42]王小瑜.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2,硕士.
[43]都兴乐.酌定量刑情节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2012,硕士.
[44]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田立佳,计福来.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6(05)
[45]石斌.The Trail of the Hawk一文的翻译及翻译策略探讨[D].复旦大学,英语笔译,2012,硕士.
[46]李宝琨.特征自动构建的异常检测分类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2004,硕士.
[47]张潇冉.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的面子保全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48]汪洋.基于QoS规则的Web服务性能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硕士.
[49]冯丽,邱家驹.粗糙集理论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4,04:5-7+38.
[50]崔新莹,刘晓强,顾佳晨,张强,孙彦广.基于COM+和UML的多层分布式制造执行系统的开发研究[J].冶金自动化,2004,02:15-17.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