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冲铆连接机理及力学性能研究

自冲铆连接机理及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7-12 分类:开题报告 喜欢:388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目前,随着轻量化设计在汽车工业、航天工业等领域的发展,铝、镁合金,纤维增强塑性材料等轻质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连接方法已经很难实现这些轻质材料的连接。作为一种新型的连接方法-自冲铆连接技术,呈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基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具体开展的工作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析铆接过程中基板的材料变形、流动情况及成形接头中的应力/应变分布,推测成形接头中危险部位将会出现在铆钉头与上板接触部位、铆钉管腿与下板接触部位。AA5052自冲铆接头的金相试验和硬度测量结果表明,塑性大变形部位的材料由等轴晶粒拉伸成为细长的纤维组织,晶粒结构尺寸被大幅度细化,产生了加工硬化效果。与母材硬度(72.3HV)相比,最大硬度提高了40.6%。2.学生氏t分布对静力学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0°接头的抗剪切强度最高,30°接头最低。随着预成型角的继续增加,强度增大。60°接头的位移变形和能量吸收最强。基板厚度和宽度增加,接头最大抗剪切强度提高40.1%和12.6%,变形位移提高11.7%和14.9%,能量吸收提高75.0%和11.7%。两颗铆钉接头(SDL和SDT)最大抗剪切强度提高88.2%和99.6%,变形位移提高39.0%和25.8%,能量吸收提高154.8%和115.6%。三颗铆钉接头(SMI和SMO)最大抗剪切强度提高175.2%和163.3%,变形位移降低17.6%和35.2%,能量吸收增加187.9%和130.4%。基板预成型角、厚度、宽度、铆钉数量及其分布结构对接头的宏观失效模式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测试接头失效模式均为下板脱离铆钉和上板。失效断口分析表明,上板中断裂路径由中心向两侧扩展;下板中膨胀部位为失效的最初部位。上板变形特征对接头变形位移有直接影响。下板变形特征及其过程对接头变形位移和抗剪切强度有直接影响。3.自冲铆接头主要疲劳失效模式为下板断裂;断口表面存在黑色微动疲劳磨损产物。当疲劳载荷较大时,基板宽度、铆钉数量及其分布结构会使上板成为失效部位。基于变差系数法,选择二参数Wemull分布对疲劳寿命数据有效性进行分析。获得双对数坐标下疲劳数据的最小二乘拟合直线及其二参数幂函数方程,分别为NN=107.139F-4.799、NW=109.578F-7.158、NSDL=107572F-3.397、NSDT=108.673F-5.112、NSMI=108.687F-4.531和NSMO=109.105F-5.005。基板宽度、铆钉数量及其分布结构对接头疲劳寿命和F-N曲线的斜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铆钉数量的增加,其分布结构对F.N曲线斜率和疲劳强度的影响程度减弱。提出首要和次要承载顺序的存在,并发现疲劳断裂表面为首要承载顺序的所在位置。失效断口分析表明,上板断裂,疲劳裂纹萌生于铆钉头与上板接触部位;下板断裂,裂纹萌生于铆钉管腿与下板接触部位,损伤区域自铆钉管腿底部向上蔓延和扩张。铆钉表面黑色物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Al元素含量最高,即其所在位置处发生了剧烈的微动磨损。因此减缓这些部位的摩擦作用,可提高接头疲劳寿命。4.粘接-压印复合和粘接-自冲铆复合接头中的承载部位分别为压印互锁和自冲铆互锁结构。学生氏t分布对静力学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Y2纯铝(Y2)粘接接头相比,压印、自冲铆接头及它们与粘接的复合接头的抗剪切强度提高8.0%、231.9%、21.3%和246.2%,失效位移增加221.4%1271.4%、178.6%和978.6%,能量吸收增强300%、4186.4%、254.6%和3800%。与T型自冲铆接头相比,单搭剪切自冲铆接头抗剪切强度增加169.3%,变形位移和能量吸收降低188.2%和52.3%。与Y2压印和自冲铆接头相比,AA5052压印和自冲铆接头的抗剪切强度增加117.6%和70.2%,变形位移增加-25.2和9.5%,能量吸收增加45.5%和128.4%。
【作者】邢保英;
【导师】何晓聪;
【作者基本信息】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4,博士
【关键词】自冲铆;铝合金;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数理统计;

【参考文献】
[1]刘丹.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13,硕士.
[2]阎志刚,盛业华.优先发展LBI/(LBS),推进江苏商业智能的跨越式发展[A].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5.
[3]杨迪.基于FPS200的指纹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工程,2012,硕士.
[4]张鹏.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总甾体含量测定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生药学,2012,硕士.
[5]胡涵.石墨烯气凝胶的控制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谢颖.平板智能手机游戏用户审美体验研究[D].南昌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7]李闽一.运营商:从技术驱动走向客户驱动[J].中国电信业,2005,08:31-33.
[8]李林.基于CUDA的视频图像文字检测与去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9]叶萍.农村水环境现状及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4,硕士.
[10]吴意谦.兰州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11]胡彧恺.NCN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软件工程,2014,硕士.
[12]陈建斌,宋翰涛.基于属性分布相似度的超图高维聚类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4:195-198.
[13]李江.基于OGC WFS规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数据发布的研究[D].新疆大学,地理学,2013,硕士.
[14]何楚,尹莎,许连玉,廖紫纤.基于局部重要性采样的SAR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4,02:316-326.
[15]黄丽.触觉和痛觉的Flanker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2013,硕士.
[16]袁继文.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大学,生物学,2014,博士.
[17]纪超.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及其线粒体机制探讨[D].广东药学院,病原生物学,2012,硕士.
[18]范平安.河南省近二十年火灾形势浅析[J].河南消防.2003(03)
[19]陈思远.LT公司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的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20]程磊.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邻牙龈沟液中RANKL、OPG含量变化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2012,硕士.
[21]何世洋.高密度脉冲电流对H59双相黄铜微观形貌及织构的影响[D].东北大学,材料学,2011,硕士.
[22]罗霄.抗温耐盐共聚物降滤失剂及抑制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2014,博士.
[23]赵真.压缩感知中信号重构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数学,2014,硕士.
[24]薛薇.LH汽车销售企业客户满意度研究[D].西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5]杨福义.红外辐射测温传感器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04)
[26]哈笑棣.有限公司怠于清算时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商法(专业学位),2014,硕士.
[27]林凡杰.最佳解释推理与归纳[D].西南大学,逻辑学,2013,硕士.
[28]姚俊.基于软测量技术的电机综合参数检测系统[D].浙江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29]张新萍.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偏瘫和失语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神经病学,2003,硕士.
[30]郭芳芳.植入式神经电信号检测及其在麻醉深度评估中的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14,硕士.
[31]徐波,于劲松,李行善.基于路径约束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01:103-105.
[32]孙艳凤.DNA影响自组装膜能量转移及其荧光传感研究[D].华侨大学,分析化学,2013,硕士.
[33]马亚楼,王伦.考点解读[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3,01:56-58.
[34]王冲.《关于美》中的张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35]朱国昌.学坛上的新纪录——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档案学优秀博士生论文获奖者学术成果综述[J].浙江档案,2005,01:43-44.
[36]王军邦,王政权,胡秉民,牛铮,王长耀.不同栽植方式下紫椴幼苗生物量分配及资源利用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2,06:677-683.
[37]秦婷婷.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研究OsHK3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过程中的功能[D].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2012,硕士.
[38]朱孔阳.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9]杨颖,徐磊,冯井荣.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探析——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01:7-9.
[40]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3,硕士.
[41]蔡娟.城市轨道交通CBTC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2013,硕士.
[42]杨志.石墨烯功能薄膜的制备及图案化细胞培养体系的构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3]刘东琴,苏山舞.多空间数据库位置匹配方法及其应用[J].测绘科学,2005,02:78-80+7.
[44]张少夫,张辉程,李乌江,邓会旭.DCQK-B型转辙机表示缺口监测报警系统[J].铁道通信信号.2005(05)
[45]罗公亮.智能自动化的新纪元——信息化与嵌入式技术带来的革命[J].冶金自动化,2001,04:9-14.
[46]余舟毅,陈宗基,周锐.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资源调度问题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11:1308-1311.
[47]邢洁,陈陈.不确定负荷下小干扰稳定的区间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4:6-10.
[48]段雅丹.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法律,2014,硕士.
[49]常媛媛.八木天线的设计仿真与测试[D].北京交通大学,2006.
[50]冯妮.锂电池供配电单元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