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22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419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美国是较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美国公民教育深植于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将课程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美国,系统性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存续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这段时期是公民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性阶段,对于“好公民”的形成至关重要。至今为止,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发展到今天,课程形式从最初的历史和公民学课程,发展为以社会科课程为主。课程结构渐趋复杂,从单科性课程发展为多科性、综合性课程体系。课程功能也趋向融合,从单一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发展为社会科学领域的认知教育,直到形成今天的融合性公民能力教育。可以说,在长期发展和变革中,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理念、完善的内容体系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教育理论与社会现实融合的过程,是联邦意志与州权博弈的过程,它的历史发展受到某种客观规律的驱动。本文基于长波段视角,依据美国公民教育的理念变化和课程改革节点,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自1776年至1916年社会科课程设立。在此期间,美国学校所实施的是狭义的公民教育。为了维护新生国家统一,促进民众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接受与认同,公民教育课程致力于传承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和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围绕这个目标,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注重宣扬爱国主义、促进国家认同。但是,课程的形式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历史、英语读写和公民学单科性课程为主。课程内容集中在历史与清教伦理,主要讲授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或者灌输自由、统一、爱国、勤劳等世俗化宗教精神和道德。在教学方式上,受当时教育条件限制,主要以说教和灌输式方法为主。(2)自1916年社会科设立至80年代。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推动下,美国学校教育开始关注社会需求、塑造人的社会属性。反映在公民教育课程方面,1916年新设立的“社会科”成为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社会科是一门伞状的多科性课程,教学内容覆盖历史、地理、公民学、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推动一下,社会科在各州的中小学校广泛应用,成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战后。二战后,在冷战思维主导下,联邦政府推动了“新社会科运动”,通过加大对社会科课程教学项日的研发和资助力度,试图推动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快速培养具有国家认同的“战时公民”,并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人力资源储备。在当时看来,此次改革成效并不显著。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结构渐趋合理,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在强调知识讲授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提升认知思维能力。(3)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美国民权运动激发下,民众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热情迸发,导致大规模和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活动频繁发生,并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以前培养“被动”或“服从”型公民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建构一种培养“主动公民”的教育,使学生以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公共生活,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在90年代的美国“标准化”教育运动后,美国相继制定了社会科、公民学与政府等课程国家标准,并通过立法和经费划拨等方式推动各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州级课程标准,从而推动全国性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科课程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公民教育的关键是公民能力培养,在民主和多元美国社会,公民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形成主动维护公共利益的的意愿,并为此付诸“知情”且“理性”的公民行动”。这意味着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已经转向培养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现代公民。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特征,包括公民认知、参与技能与公民品格三个维度,涵盖历史、公民学与政府、地理、经济、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公民教育体系,采用以服务学习、争议问题讨论、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方式,系统地培养“主动”公民。本文运用了模式研究、历史与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对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中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和支持系统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凝练出各阶段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模式是从经验或事实中经抽象和升华提炼出的知识体系。课程模式是对课程整体和要素的一种简约且凝练的表达方式。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特定的课程功能与结构,最能综合反映出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相继经历了“文化移植”、“社会学习”和“主动公民”模式三个发展阶段。此外,本文还基于公民身份理论的视角,深入发掘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与演变逻辑。认为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是解释美国公民身份的两大理论,它们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到共和主义的历史变迁,并在不同时期交替主导美国公民教育理念。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社会所倡导的公民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分别从自由放任的“被动”公民观,发展为国家有限干预的“服从”公民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主动”公民观。这种理论变迁使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发生相应的转变,从而驱动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全文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回答本文选择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作为研究问题的原因。根据选题,本文系统性阐述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具体包括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史学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相关理论研究、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及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点,为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论述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基础。结合选题,初步讨论了与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相关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选择公民、公民身份、美国公民教育、社会科等基础性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美国公民教育理念变化和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节点,分别将1776至1916年、1916至1980年,以及1980至今作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所经历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章研究建国至1916年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本文客观论述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分析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功能目标、教育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和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在宣扬爱国主义,实施“美国化”教育和促进国家认同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在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所承担继承美国民族文化和传播政治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归纳出这段时期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采取了“文化移植”模式。第四章论述1916年至80年代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1916年在美国公民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新设立的社会科课程具有多科性特征,其教学内容涵盖历史、英语读写、公民学和地理等单科性课程,是这段时期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科的形成以及相关的理论争辩,指出社会科倡导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与能力教育,致力于塑造人的社会属性,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科的这种特性在冷战时期的“新社会科运动”中得到强化,在对“新社会科运动”进行详细阐释之后,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公民教育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主要特征,指出这阶段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明显早现出“社会学习”主题特征。第五章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分析美国公民身份理论转变的历史背景,论述共和主义为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充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对美国公民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指出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所倡导的“主动”公民观具有建构性意义,它鼓励公民以主动和理性的态度参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运转中。在这种观点影响一下,作为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社会科的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综合性的公民能力,鼓励学生以维护“公共善”为出发点,主动地进行政治和社会参与,掌握与“理性参与”相关的知识和道德。教学内容包括公民认知、参与技能和公民品格的三个维度,并形成以十大主题轴为中心,覆盖历史、地理、公民学和经济等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重视服务学习、志愿者服务等多样性的社会实践途径。本文在分析美国教育“标准化运动”后指出,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载体,社会科等课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是政府意志问接主导学校教育的结果,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导公民进行理性的参与,使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获得民主的“合法性”基础。最后,本章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公民教育是“主动公民”课程模式,具有内容融合性、文化包容性和能力综合性等特征。第六章总结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发展和逻辑。讨论了美国公民身份理论的变迁,以及对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影响,深入发掘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驱动力。认为公民身份理论支配着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产生决定性影响。而且,随着公民权利的发展,公民身份呈现出民主性或民族性趋向,使公民教育课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另外,多元化公民身份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美国公民教育的教学实践。最后,本文对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出了判断。
【作者】杜海坤;
【导师】傅安洲;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博士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公民身份;课程模式;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历史;

【参考文献】
[1]倪美萍.顶空富集方法在检测药物挥发性组分中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药物分析学,2013,硕士.
[2]李婧.基于WEB的科技文献中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巫振金.煤炭检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计算机技术,2014,硕士.
[4]古群芳.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财务状况改进效果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5]陈瑜.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D].华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6]蒋志全.基于GMDH原理的自组织数据挖掘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4,硕士.
[7]刘艳红.银行数据大集中后的几点思索[N].金融时报,2003-04-16.
[8]陈瑜.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第十讲直流伺服电机控制[J].机械与电子.1988(04)
[9]宋燕,陈捷,张国权,杨凤林.掺杂石墨烯气体扩散电极电芬顿氧化降解三氯生废水模拟[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02:49-53.
[10]陈健.基于视觉信息的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11]别蓁蓁.上海高校健美操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2,硕士.
[12]张青华.中国重彩画中金属颜料的表现技法初探与个人创作实践体会[D].首都师范大学,美术,2014,硕士.
[13]高巧巧.CBI(内容依托教学)理念下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的内部评价[D].西安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硕士.
[14]严博文.电外科射频能量发生器控制系统的研制[D].重庆大学,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2014,硕士.
[15]邵明阳.环境与应对:中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2004,硕士.
[16]邵钱,叶杰旭,欧阳杜娟,陈建孟,陈东之.改良型固定化PseudomonasoleovoransDT4降解四氢呋喃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3,08:3251-3256.
[17]孟小龙.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4,硕士.
[18]刘双霞.土方施工中展露锋芒——CL9A自行式铲运机[J].中国水利.2005(02)
[19]梁瑞海,徐书文.开展DPA提高成功率[J].质量与可靠性.1999(01)
[20]王海娟.菌剂与肥料配施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养分含量及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植物学,2014,硕士.
[21]王鑫,王勤熙,罗腾杰.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北洸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5,04:128-130.
[22]朱明明.改性炭固定二氧化碳的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3]高超.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布局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4]冯淑艳.phen-Si亚砜稀土高氯酸配合物及其SiO_2@REL_n型核—壳结构稀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以及荧光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化学,2014,硕士.
[25]胡文龙.中小房地产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26]肖强.Android图形显示硬件加速和音频系统的研究与移植[D].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27]马溪原,吴耀文,方华亮,孙元章,吴云亮,沈阳武.基于可靠性评估的微电网配置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09:73-77+99.
[28]袁燕燕.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2012,硕士.
[29]常广磊.Exenatid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2014,博士.
[30]王琮.海洋工程结构物局部结构疲劳行为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2004,硕士.
[31]徐缘钊.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3,硕士.
[32]王健.境外公司并购境内企业过程中员工关系整合[D].安徽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33]许秉诚.补肾清热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4]杨鹍.基于语义的金融行业大数据整合及处理技术[D].浙江大学,2013.
[35]张秋萍.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解析[D].吉林大学,法律,2014,硕士.
[36]周柯.基于WindowsDNA与COM+技术的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4.
[37]杨雨晴.英源汉语网络词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38]颜希璐.《身份认同政治学新论》(第二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学位),2014,硕士.
[39]李燕.丰泽区财政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研究[D].华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40]吉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3,硕士.
[41]李景,季恒星,张星,王选芸,金智,王栋,万立骏.1-3层石墨烯的常压可控生长[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0分会:低维碳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4:2.
[42]张云.一些由拉普拉斯谱确定的图[D].安徽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
[43]涂玥.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大坝渗压监测系统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2004,硕士.
[44]周超杰.求解随机微分方程两类数值方法的收敛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数学,2014,硕士.
[45]庄惟一.新股询价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金融(专业学位),2013,硕士.
[46]邱爽.中国EFL课堂上教师言语的潜在破坏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教学技术与评估,2013,硕士.
[47]严云珊.社会融资结构深化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4.
[48]全修忠.在渝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49]杨丹妮.基于新型铅粉的铅酸蓄电池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工程,2013,硕士.
[50]刘辉.Linux进程行为的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D].暨南大学,2003.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