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糖增加Bcl-2抑制剂S1诱导人宫颈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缺糖增加Bcl-2抑制剂S1诱导人宫颈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9-10-18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491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恶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出现能量代谢机制重建,“有氧糖酵解”(亦称之为“Warburg效应”)为显著特征,表现为葡萄糖摄取量增高,糖酵解增加,胞外乳酸聚积。糖酵解途径为肿瘤细胞提供ATP,还为肿瘤细胞的生存、侵袭提供优势。众多学者对恶性肿瘤糖酵解特点和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求找到治疗恶性肿瘤新途径。近年来,探索糖剥夺或阻断糖酵解途径的策略正备受关注。目前认为,Bcl-2家族蛋白在凋亡通路调节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缺糖引起的凋亡与Bcl-2家族蛋白调控密切相关。葡萄糖缺乏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esiskinase3β,GSK3β)磷酸化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Mcl-1,并靶向Mcl-1使之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缺糖促使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诱导Bim转录,也可造AMPK依赖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失活,抑制Mcl-1转录。此外,缺糖还可通过AMPK引起肿瘤抑制基因p53的转录和蛋白稳定,激活某些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如Bax、Puma和Noxa的转录。还有实验结果显示,缺糖还促使细胞激活ER应激,调节Bcl-2家族蛋白活性和转录。糖代谢可能参与了Bcl-2家族蛋白在凋亡通路的调控,糖分解代谢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Bcl-2家族蛋白的功能。BH3-only蛋白与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其发挥作用。Bcl-2家族蛋白都具有BH3结构域,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正是通过这个共同的结构域形成异源二聚体,相互制约。BH3-only蛋白通过干扰或者促成这些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形成和稳定,调控细胞生存和凋亡。Bcl-2在肿瘤细胞往往高表达,使细胞逃逸凋亡。Bcl-2抑制剂S1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模拟BH3-only蛋白,双靶点抑制Bcl-2和Mcl-1,激活Bax/Bak,实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黑色素瘤B16细胞、卵巢癌细胞SKOV3和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中,S1能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缺糖和S1都能诱导内质网应激和自噬,这种适应性反应对癌细胞可能有保护作用,影响癌细胞对缺糖和S1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抑制这种适应性反应,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了靶点。目前发现,肿瘤细胞的治疗是通过多靶点、多因素、多环节的调控,一个基因突变不足以使细胞死亡。所以当药物作用于一个靶点时,往往不足以达到使癌细胞致死的杀伤力,只有共同作用于多个靶点时,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S1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的研究根据肿瘤细胞高度依赖葡萄糖生存的特点,采用Earle’s平衡盐缓冲液(EBSS)模拟缺糖环境,和S1共同作用Hela细胞,发现缺糖增强了S1诱导Hela细胞凋亡敏感性。同时测得EBSS和S1共同作用诱导Hela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程度加重,我们在细胞中加入自噬抑制剂,结果显示,Hela细胞凋亡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说明自噬在缺糖和S1对Hela细胞的损伤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方法(1)MTT法检测EBSS和S1作用的Hela细胞生存率。(2)倒置显微镜观察EBSS和S1作用的Hela细胞生长状态。(3)Hoechst33342染色观察EBSS和S1作用的Hela细胞核凋亡情况。(4)Western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oC、Caspase-3、PARP-1,Bcl-2家族蛋白,以及对Bcl-2家族蛋白有调控作用的因子mTOR、p70S6K、p53的变化;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PDI、GRP78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ERK、CHOP、IRE1、JNK等表达变化;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tg12-Atg5、P62、Beclin1表达变化。(5)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荧光强度变化;观察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点状聚集变化。(6)LysoTracker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SS和S1作用的Hela细胞中溶酶体的变化。结果(1)缺糖增强S1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MTT检测结果表明EBSS(缺糖)和S1都能降低Hela细胞的生存率,随着EBSS作用时间延长,S1剂量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生存率逐渐降低;同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收缩变圆。当EBSS和S1共同作用Hela细胞时,结果显示,与单独作用相比,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密度明显降低。说明缺糖增强S1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2)缺糖增强S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到EBSS和S1都分别引起Hela细胞核发生固缩、碎裂,染色增强,二者共同作用后,比单独作用变化更加显著。Westernblot结果显示,EBSS和S1作用的Hel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ytoC、Caspase-3、PARP-1表达显著增加,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ax、Bim、Noxa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Mcl-1显著减少;对Bcl-2家族蛋白有调控作用的因子mTOR、p70S6K磷酸化程度降低,p53表达增加。当EBSS和S1二者共同作用后,比单独作用变化更明显。EBSS和S1分别单独作用能够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Mcl-1的蛋白表达和活性,促进促凋亡蛋白Bax、Bim、Noxa的表达和活化,从而诱导Hela细胞内的CytoC释放以及Caspase-3、PARP-1活化,导致Hela细胞凋亡。当EBSS和S1共同作用后,Hela细胞凋亡增加。(3)缺糖增强S1诱导的Hela细胞内质网应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荧光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EBSS和S1单独作用的Hela细胞中GRP78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联合作用后,比单独作用变化更明显。Westernblot检测,EBSS和S1分别单独作用能够诱导Hela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PDI表达上调,说明缺糖和S1均能引起内质网应激。进一步Westernblot检测表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PERK、IRE1表达上调,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response,UPR)信号通路下游蛋白p-eIF2α、ATF4、CHOP、p-JNK表达增加,说明在Hela细胞中PERK通路和IRE1通路被活化。当EBSS和S1联合作用后,上述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程度增强,可能影响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和活性,调控凋亡。(4)缺糖增强S1诱导的Hela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也诱导细胞的自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标志蛋白LC3荧光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EBSS和S1单独作用的Hela细胞中LC3点状聚集都明显增多;联合作用后,程度加重。LysoTracker染色,观察到EBSS和S1单独作用的Hela细胞中溶酶体有一定程度增加;联合作用后,与单独作用组相比,溶酶体显著增加。Westernblot检测,EBSS和S1分别单独作用明显促进Hela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P62表达减少,LC3-Ⅱ蛋白水平增加,表示有自噬发生;联合作用与单独作用相比蛋白表达有更加显著的变化,说明自噬程度加强。(5)自噬抑制剂阻断缺糖和S1共同作用诱导的Hela细胞自噬,进一步增强细胞凋亡。MTT结果表明,自噬抑制剂进一步加强了EBSS和S1共同作用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LysoTracker染色,观察到CQ使EBSS和S1共同作用的Hela细胞中溶酶体有一定程度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表明自噬被抑制,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强。结论缺糖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并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诱导细胞凋亡;Bcl-2抑制剂S1双靶点抑制Bcl-2和Mcl-1,诱导凋亡。两者共同作用,缺糖增加了S1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抑制自噬,凋亡程度进一步增加。
【作者】闫珊;
【导师】孙连坤;
【作者基本信息】吉林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4,硕士
【关键词】缺糖/EBSS;Bcl-2抑制剂;内质网应激;自噬;凋亡;

【参考文献】
[1]郭倩.劳动保障状况、企业声誉与债务融资[D].重庆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2]孙晓非.DFA技术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04,硕士.
[3]邵兴华.婚龄的法理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法学理论,2013,硕士.
[4]张静.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D].温州大学,2014.
[5]徐海.提高海绵铟生产回收率的研究[D].东北大学,冶金工程,2010,硕士.
[6]刘桦.”合理人标准”在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中的适用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81-85+90.
[7]杨海水,王琪,郭伊,熊艳琴,许明敏,戴亚军.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5,04:383-387.
[8]万雍曼.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谈高校校前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5,10:13-14.
[9]赵静.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胺测定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2013,硕士.
[10]刘双.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基坑降水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地质工程,2012,硕士.
[11]杨杰.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3,硕士.
[12]王博.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与人的解放理论[D].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14,硕士.
[13]刘福东.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热仿真分析及液冷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14,硕士.
[14]王洁.商河县青年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行政管理,2010,硕士.
[15]刘宗柱.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2014,硕士.
[16]刘斌.“复合水解池-生物滤池”工艺的特性研究与工程实施[D].清华大学,市政工程,2003,硕士.
[17]刘圆.造化随顺的艺术化[D].辽宁大学,日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18]宋明星.环三磷腈交联光催化剂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与光降解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3,硕士.
[19]谢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中共党史,2014,硕士.
[20]孙鸣,余娟.基于配电网保护与控制现状的DG孤岛运行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4:99-102.
[21]李旗堂,李娜,宋国杰.一个面向大规模BP神经网络并行算法[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1:77-80.
[22]钮彬.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与信息建模[D].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2013,硕士.
[23]张俊.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01,硕士.
[24]王海军.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
[25]雷登兰.汉字“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2014,硕士.
[26]张洪帅.TDDM-BOC调制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2,硕士.
[27]王雪皎.英汉“时”“体”的对比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硕士.
[28]管斌.数码相框接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9]高启耀.论典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D].大连海事大学,法律,2014,硕士.
[30]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111-115.
[31]邓欣媚.青少年情绪调节增强调节与减弱调节的发展及其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4,博士.
[32]李灵犀,高海军,王飞跃.两相邻路口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3,06:947-952.
[33]曾庆贺.布鲁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4,硕士.
[34]孙岩.锦45-32-18块水平井部署可行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
[35]杨汉松.连杆衬套与底孔贴合度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36]武玉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及母亲对中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学科教学,2014,硕士.
[37]徐进霞,李珊,周远明,梅菲,刘凌云.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TiO_2-SiO_2-Ag复合薄膜光催化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01:88-92.
[38]陈颖.澳洲国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及管理特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2013,硕士.
[39]彭文绪,史浩,孙和风,于海波,郑江峰.郯庐走滑断层右旋走滑的地震切片证据[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06:755-759+783+649.
[40]陈碧芬.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4,硕士.
[41]魏晓芸.衡水市体育产业构成与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竞赛组织,2012,硕士.
[42]李俊辉.业主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组织界面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硕士.
[43]杨文仙.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担及实现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13,硕士.
[44]刘微微.白背三七多糖的分离表征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化工,2012,硕士.
[45]高玉敏.华北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04,硕士.
[46]李华南,杜希文.量子点制备及应用进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6:68-71.
[47]高海亮,顾行发,余涛,李小英,巩慧,李家国.星载光学遥感器可见近红外通道辐射定标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2010,04:117-128.
[48]王征,李忠海,张嗣瀛.带有不满足互联条件互联项的相似组合大系统的分散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9,S1:486-490.
[49]杨丽.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
[50]吴淑平.十七八世纪中法皇家园林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设计艺术学,2012,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