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

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28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1486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白1978年Naatanen等科学家发现了听觉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Negativity:MMN)这现象以来,失匹配负波就成为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近年来听觉失匹配负波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听觉失匹配负波作为对患者意识水平的准确预测是令人意外的。这也表明失匹配负波这一指标在临床研究及应用方面已经初露头角。那么,利用有效的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信号作为一个客观的探测指标来服务于疼痛临床研究可以克服患者认知、语言表达、情绪情感等因素对疼痛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对帮助医生更准确、高效的诊断和测量疼痛,并有效选择镇痛手段都有很大帮助,对于疼痛的临床治疗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除了听觉模态之外,不同感觉模态的失匹配负波现象也逐步得到研究验证(例如:视觉,触觉),然而在痛觉模态,失匹配负波还是鲜有涉及的领域。这主要是由于失匹配负波本身特有的电生理学特性,即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很低的信噪比,即使在研究最广泛的听觉模态中,一些被试MMN脑电响应的平均波幅尚且不高于5μV。相比于听觉MMN脑电响应,非伤害性触觉系统和伤害性感受系统的MMN脑电响应的信噪比更低,在单个被试水平上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的失匹配负波波峰,因此探测伤害性系统的MMN脑电响应非常困难。本研究拟通过两个实验(即两个层面:实验设计的改进和数据分析的优化)来提取稳定的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实验一试探性地证明伤害性感受MMN现象的存在;实验二通过改进实验范式和优化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伤害性感受MMN的形成机制。实验一为被试内设计,共有两种注意条件:一种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感觉刺激上(积极注意条件activecondition),另一种要求被试将注意力从感觉刺激上转移开(消极注意条件passivecondition)。非伤害性触觉刺激与伤害性感受刺激分别在不同的block呈现。通过巡回范式的设计将一连串非伤害性触觉刺激或伤害性感受刺激分别传递到被试左手或右手手背的侧部(lateral,L),中部(median,L),和腕部(wrist,W)三个位置上,由此来诱发非伤害性触觉失匹配负波以及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即每一串刺激中第一个刺激是偏差刺激,始于三个手部位置中的一个,该刺激串结束后,进入另一个手部位置刺激串的输出。每一串刺激都由4-8个相同的重复刺激(刺激数目在所有刺激串中随机分布)组成,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是1000ms。实验一中,我们主要获得了三项发现。首先,在非伤害性触觉感受诱发电位和伤害性感受诱发电位中,失匹配主效应(偏差刺激,标准刺激)显著存在于三个空间区域内,即双侧颞叶区域以及中央区域(图2,4)。其次,我们提取了失匹配主效应在显著的空间兴趣区内的波形以及波幅。我们发现失匹配主效应在由非伤害性刺激以及伤害性刺激所诱发的早期和晚期的脑电响应中都显著。同时也表明了不论注意是否对脑电响应具有影响作用,非伤害性触觉诱发电位和伤害性诱发电位对规律的破坏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图3,5)。最后,在失匹配主效应所在的空间兴趣区内,根据普遍接受的MMN出现的潜伏期区间(100-250ms),我们提取了仅受失匹配因素影响而不受注意因素影响的波幅(图6)。综上所述,这些发现表明,(1)如同非伤害性触觉感受失匹配负波一样,伤害性刺激也可以引发失匹配大脑响应,但是也不能忽视注意的影响作用。(2)非伤害性触觉失匹配响应与伤害性感受失匹配响应的头皮地形图很相似,但是二者的头皮地形图在施加刺激的对侧大脑颞叶区域和同侧大脑颞叶区域的响应起始时间上却有质的区别。实验二依然是被试内设计,共有两种注意条件:一种是要求被试将注意集力中在感觉刺激上(积极注意条件activecondition),另一种要求被试将注意力从感觉刺激上转移开(消极注意条件passivecondition)。同样采用巡回范式的设计。与实验一设计的不同点在于,实验二中有三种感觉刺激,分别为听觉刺激,非伤害性触觉刺激,伤害性感觉刺激。三种感觉模态(听觉,非伤害性触觉,伤害性感受)的刺激呈现在同一block中,且遵守连续的两个刺激串不能来自同一感觉模态的原则,以伪随机的方式排列三种感觉刺激串。通过三种刺激的感觉模态的改变作为巡回范式的变量,即每一串刺激中第一个刺激是偏差刺激,始于一种感觉模态(听觉,非伤害性触觉,或伤害性感受),随着刺激的重复成为标准刺激。该刺激串结束后,进入另一感觉模态的刺激串的刺激输出。每个刺激串中有11-15个具有相同物理特性的刺激(来自于同一感觉模态的相同感觉刺激),刺激间的时间间隔为1000ms,每个刺激串中刺激数目也以伪随机的方式排布。实验二提供了在不同感觉模态提取失匹配负波有效且可靠的方法,且表明感觉记忆痕的形成以及偏差刺激探测在某种程度上是感觉模态特异的。总结起来我们主要有四项发现:(1)不同感觉刺激引发的失匹配负波响应可以用基于地形图的分段分析方法来提取。即使在脑电响应中没有清晰的波峰时,使用这种分析方法也能够将与失匹配负波功能相关的脑电活动提取出来。(2)三种感觉模态中的刺激重复两次后(至少两次)标准刺激便可以形成(即在第三个刺激位置之后的刺激响应之间差别微小),不论是否注意感觉刺激,也不论刺激串前是何种感觉模态的刺激串。(3)一旦稳定的标准刺激形成后,其后刺激串中的偏差刺激(刺激串中第一个刺激)会受到前面感觉模态的影响。(4)在同一感觉模态中,积极注意和消极注意条件下的失匹配负波的波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在不同的感觉模态间这种相关关系并不存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证实了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的存在,详细描述了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的潜伏期区间、波形、头皮地形图,并开发了提取失匹配负波可靠的、高效的方法。又通过对比听觉以及非伤害性触觉模态的MMN脑电响应,进一步探讨了失匹配负波内在神经生理学机制。本研究成功的证实了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的存在,填补了在痛觉领域失匹配负波研究的空白,对于失匹配负波在多种感觉通道的研究有补充作用。另外,伤害性感受失匹配负波作为客观的神经生理学指标,为慢性疼痛患者在非注意情况下的疼痛处理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观察治疗手段,在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辰;
【导师】胡理;ToddJackson;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4,硕士
【关键词】失匹配负波(MMN);事件相关电位(ERP);伤害性感受系统;非伤害性触觉感受系统;

【参考文献】
[1]杨玉珍.村庄舆论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社会学,2014,硕士.
[2]查天翔.西双版纳电台播出站DAW电脑常见故障[J].中国传媒科技.2001(09)
[3]齐文娟,张鹏,邓自立.带观测滞后和不确定噪声方差的多智能体传感网络鲁棒序贯协方差交叉融合Kalman滤波(英文)[J].自动化学报,2014,11:2632-2642.
[4]陈颖.《俄狄浦斯王》的符号学解读[D].西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硕士.
[5]唐耀庚,李炳麟,崔明成.一种易普及的电流型变频调速装置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8,02:34-36+24.
[6]周仲贤.LS首饰公司服务利润链研究[D].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7]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8]刘学.伺服液压缸试验台系统的分析与控制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9]吕忠.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的新型吸收剂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
[10]赵靖.对当前华北农村扶贫现状与问题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2014,硕士.
[11]丁见焕.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定量分析[D].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2014,硕士.
[12]刘祖惠.海洋重力测量的厄缶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2,03:60-68.
[13]李溪.新时期陈云党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中共党史,2012,硕士.
[14]李艳伟.冷云催化剂及其在层状云催化增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04,硕士.
[15]江兴.半导体上生长出石墨烯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制造[J].半导体信息,2012,05:31-32.
[16]赵英力.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3,硕士.
[17]徐轩.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主体资格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学位),2012,硕士.
[18]汪伟.“晒X”构式的“自主依存~+”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19]郝建亮.火药微量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D].中北大学,仪器仪表工程,2014,硕士.
[20]谭军.海关关员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1]刘心颖.轴手性联萘骨架的双咪唑啉配体的合成及其在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有机化学,2013,硕士.
[22]郭敏.论自由心证的制度保障[D].太原科技大学,诉讼法学,2013,硕士.
[23]栾一刚.轴流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4]陈海涛.提高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5]付国强,张国栋,郭银菊.庙北地区馆陶组砂岩百分含量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04:532-535+542-544.
[26]林墨飞.开放空间的同构思维[D].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4,硕士.
[27]俞永均余晓辰吴慧珍.大平台助宁波新材料业强劲“起跳”[N].宁波日报,2014-10-16005.
[28]蔚芳,刘其辉,谢孟丽,张建华.适应多类型故障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综合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5:23-28+133.
[29]胡贤根,姜素华,高平.东营凹陷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04:478-481+493-10.
[30]尹庆标.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微波吸波材料结构设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3,硕士.
[31]李明.基于离散优化问题的分布估计算法及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系统工程,2013,硕士.
[32]李雪.胰腺癌MARVELD1表达及其影响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学,2014,硕士.
[33]曹树青.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3,硕士.
[34]张运然.美国国内围绕《京都议定书》的争论分析(1997-1998)[D].吉林大学,世界史,2013,硕士.
[35]邹仕洪,阙喜戎,龚向阳,程时端.基于数据挖掘与CIDF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1:184-186.
[36]熊高.基于移动终端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37]卢冰.政府采购中的腐败问题与政府采购透明化制度建设[D].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2011,硕士.
[38]徐衍鹏.具有5-位二甲基胺糖结构修饰的十四元酮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2014,博士.
[39]徐葵,王青松,谭兵,陈明璇,缪灵,江建军.形变碳纳米管选择通过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2012,09:356-361.
[40]张翠侠,刘从虎,张明玉,刘长义.机械加工车间碳足迹监测与预警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41]王冰.应用喷嘴技术防止引风机积灰振动变工况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3,硕士.
[42]吕军.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解决互联互通中的关键问题[J].世界电信.2003(09)
[43]葛士彬.石墨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4]高殿潮.GIIIPC在小连铸收集冷床上的应用与调试[J].冶金自动化,1991,02:48-49.
[45]史燕君.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1,硕士.
[46]刘晨青.基于三层架构的客车智能安全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硕士.
[47]赵小慧.农村建设用地法律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经济法学,2014,硕士.
[48]李学军.示踪剂、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在秦家屯油田中的对比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49]范春影.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配系数及微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无机化学,2013,硕士.
[50]王名扬.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树生成与剪枝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