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代契丹族男性服装研究 03月16日

【摘要】契丹民族在建立辽朝以前长期保持着游牧民族风俗,服装依赖着牲畜的皮毛。建立辽朝后,在辽阔的草原上缔造出了灿烂文化,辽代服装文化在契丹族固有的文化基础上,吸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文化,并加以融合,而形成一种既有本民族文化特点又有中华民族共同特征的民族服装文化。服装是契丹民族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契丹族男性服装不仅是遮身蔽体、防暑御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蒙元时期内蒙古地区景教遗存研究 03月16日

【摘要】景教作为基督教一个派别,它于唐代传入中国。唐朝时景教经会昌灭佛运动之后,曾一度销声匿迹,不见载于史籍当中,后考古发掘得知,其在中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的汪古部、畏兀儿等边民中流传甚广。随着蒙古族崛起,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打通欧亚草原的“丝绸之路”。景教也借着蒙元统治者的优越宗教政策迅速崛起,但同时也为它的衰亡埋下伏笔,当元朝倒台时,景教因为主观和客观等诸多因素而最终消亡了。蒙元时期景教 […]

后赵、前燕、前秦政治制度差异及成因 03月16日

【摘要】后赵、前燕、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分别由羯族、慕容鲜卑、氐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对中原地区进行过统治,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三个政权都实行了带有汉化成分的政治制度,将三个政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汉化程度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析其成因有三,首先,建立三个政权的民族在统治中原地区以前其民族的汉化程度与最高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不同;其次,三个政权入主中原时的社会状况不同;最后, […]

内蒙古地区秦汉边城研究 03月16日

【摘要】内蒙古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在进入文明时期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在此碰撞、交流。到秦汉时期,该区域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主要争夺的地区。秦、汉政府为守卫其北方边境,构筑了以长城为主,边城为辅的防御体系。,因而,在此区域内存留了大量的边城遗址。这些边城是内蒙古地区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必要的条 […]

德王与李守信关系的探析 03月16日

【摘要】在内蒙古近代史上,特别是日本侵略内蒙古时期,德王与李守信是两个极其重要的蒙古族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对非常奇特的矛盾组合体。两人出身不同,爱好不同,志向不同,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其走上了共同的道路,结成了长期而又特殊的命运共同体。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的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蒙古王爷德王领导蒙古自治运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自治运动没能成功,但是德王在西部内蒙古地区得到了很大的政治声望。李 […]

1892-1949内蒙古地区考古学史研究 03月16日

【摘要】内蒙古地区考古学史研究一直以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前辈学者有佟柱臣先生、李逸友先生和陈星灿先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但佟先生的研究偏重内蒙古东部地区,李先生的研究则是一个提纲式的概要,陈星灿先生主要侧重史前考古学史的研究。本文尝试在佟先生、李先生和陈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对象是他们没有深入研究的资料。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首先论述了1949年以前外国学者在内蒙古地区进 […]

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审视肃亲王对内蒙古的巡视 03月15日

【摘要】对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末,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1906年,和硕肃亲王善耆一行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的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正是清政府基于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做出的决定。本文以肃亲王善耆及其扈从人员所撰写的考察报告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其价值与局限为目的。这些考察报告时代特色鲜明、空间性突出,是研究19世 […]

清代至民国时期察哈尔右翼地区人口地理研究 03月15日

【摘要】今乌兰察布市的大部分地区(除四子王旗外)在清代至民国时期被称为察哈尔右翼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地区曾发生过不少变化,这其中人口的变化是诸多变化中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人口变化又主要发生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所以,本文即以人口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察哈尔右翼地区人口地理的若干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作为主体结构,主要从以下四 […]

清末至日伪时期兴安盟地区土地和教育状况的变迁 03月15日

【摘要】清末至日伪统治时期是今兴安盟地区的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土地被大面积放垦,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问题的变革。清末民国时期,蒙旗土地被官方放垦,汉族移民大量涌入蒙旗承垦土地,汉民的涌入改变了蒙旗原有的社会面貌。“揽头”地商团体和地局成为东部蒙古地区主要的土地流通中介和新型土地管理机构;新型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改变了蒙旗原有的单一的扎萨克王公统治方式,蒙旗与府、县二元化管理体制应运 […]

街巷文化—公共视野下的包头底层民众生活研究(1871-1937) 03月15日

【摘要】本文旨在揭示包头城市管理的转变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之前,传统的包头城市由于缺乏“官方力量”管理,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街巷空间,也正是由于政府力量的薄弱,非官方组织——行会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进入民国之后,包头市建立了市政管理机构并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限制底层人民的公共生活,行会的作用越来越小,人们被迫纳入到近代国家市政管理体制中。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底层人民开始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