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仁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研究 09月20日

【摘要】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发育近东西向的大型走滑断裂系,其晚第四纪的活动特征是评价和修正高原变形端元模型的关键数据。格仁错断裂位于高原中南部,前人研究认为是大型右旋走滑断裂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的中东段。目前,格仁错断裂研究主要集中在南东段,对断裂沿线缺乏基本的晚第四纪地貌调查,而且对断裂的几何展布和活动速率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格仁错断裂及临区的遥感解译和断裂沿线的地貌调查及中段的断裂调查工作,最终获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节律及驱动因子分析 09月13日

【摘要】研究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的节律(物候)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地球第三极变化以及生态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1982~2006年GIMMS-NDVI植被遥感数据,依次运用了标准差滤波与Savitzky-Golay滤波处理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定量分析了植被覆盖的节律变化以及25年来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原东部5~6月上旬较早进入生长季;中部地区的生长季节开始时间大约为6月中下旬 […]

ENVISAT 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研究 11月28日

【摘要】星载扫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SAR卫星利用扫描模式观测地表从而获取地表几何信息的一种三维测高技术,又被称为ScanSAR干涉测量。和传统InSAR干涉测量相比,虽然其分辨率较低,但是其以宽覆盖、大范围和重返周期短的特点,更利于大范围和大尺度的地表形变监测。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设备性能和定轨技术的改善和提高,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了多颗具有宽幅扫描模式的SAR卫星,这将为宽幅SAR干涉测量的 […]

青藏高原渐新世康托组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11月15日

【摘要】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是新生代以来影响最大的造山事件。该事件导致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形成,造成了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陆内缩短和变形。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碰撞方式、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及隆升过程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认识“大印度”的消减过程是我们认识以上问题的关键。喜马拉雅地区的主要断裂活动集中在渐新世之后。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渐新世的缩短量来了解渐新世以来“大印度”的演化, […]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阳蝇属Helina分类及生物地理研究(双翅目:蝇科) 04月14日

【摘要】阳蝇属是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tae蝇科Muscidae中的大属之一,世界已知600余种。鉴于该类昆虫属级特征兼容性强,种级阶元成份复杂,长久被视为蝇科分类的难点和蝇科的“物种库”,并影响、制约着蝇科分类研究的实际,以及该属世界性生物地理研究空白之现状,在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保护这一研究趋势,提出 […]

高寒草地利用和管理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10月30日

【摘要】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变化,是土壤质量和环境改变的主要因子,也是引起土地生产力,以及生态环境发生相应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土壤碳、氮矿化是其重要的指示性参数。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15N同位素标记、碳氮添加、变温处理等方法,研究西藏高原高寒草地、农田、设施菜地;藏北退化草地、封育恢复草地;青海三江源区退化人工草地、退化草地、天然草地等样地土壤碳、氮矿化的变化规律,揭示土地利用和管理变化对土壤碳、氮库 […]

青藏高原中部安多地块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 10月10日

【摘要】青藏高原中部的安多微陆块位于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之间,出露有大范围的结晶基底,是认识和研究青藏高原早期构造历史的重要窗口。一般认为,安多微陆块主要由新元古代的酸性火成岩和早古生代的酸性和基性火成岩,以及古生代的沉积岩组成,这些岩石一起经力了中生代的高压变质作用,并伴随着同时期的岩浆岩侵入,但其研究程度仍然较低。为更好地认识安多微陆块组成与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对安多微陆块早古生代的酸性和基性火成 […]

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分布的研究 10月16日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对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土壤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的生物理化性质和地理环境对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分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本文以青藏高原最西部的阿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13个样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0-15cm;下层16-30cm),共26个样品, […]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表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变化特征 05月16日

【摘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来研究流域水循环、气候变化过程等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2010年~2012年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收集的地表水样品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区域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变化规律,揭示了地表水稳定同位素与气象要素及海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由于南北水汽来源及水汽循环方式不同,青藏高原河水δ18O表现为南部为低值而北部为高值的空间分布特 […]

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热力特征与异常对东亚降水的影响 03月09日

【摘要】利用在青藏高原地区较客观且时间较新、分辨率较高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视热源和水汽汇,并分析了1979-2012年高原上空大气热源汇分布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然后,通过REOF分析,在高原及周边地区划分出5个热源异常关键区,并对比分析了各关键区热源的局地特征及其与东亚降水的关系。最后,选取了3个区域讨论了其热源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