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中丘陵区两种典型阔叶林群落结构研究 07月06日

【摘要】湘中丘陵区群落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形成和维持机制的研究,一直都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森林群落结构组成、更新状况,以及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为正确认识湘中丘陵地区群落的发生与演替规律提供基础数据,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技术指导,并对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生产经营和生态功能的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高寒草甸植物营养成分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10月30日

【摘要】利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乡,就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营养成分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总物种数与高原鼠兔密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禾草物种数与鼠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莎草类植物的物种数变化不大,杂类草的物种数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鼠兔密度显著负相关,其中禾草生物量、莎草生物量与 […]

黄土丘陵“沟谷—梁峁复合系统”植被及环境因子研究 03月08日

【摘要】黄土丘陵的特殊地貌形态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对准格尔黄土丘陵研究区的罐子沟流域进行长达一年多(按季度)的小气候监测,并且对其他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此外,通过样方法调查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的黄土丘陵区,调查黄土丘陵区样区17个,每个样区至少1个阳坡、阴坡及梁峁的样地重复,共调查样地72个,同时对样地进行必要的环境因子的调查。研究表明:(1)沟谷-梁峁系统中:近地面小气候特 […]

黑河中游荒漠景观土壤有机碳、水分变异性及植物多样性研究 10月12日

【摘要】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其含量决定着地表植物的生长状况、分布格局和多样性,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水分作为荒漠植物生长的最大限制因子,其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限制着生长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控制着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及演替,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非常 […]

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 10月09日

【摘要】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因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已成为牧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深入研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放牧的响应及其维持机制,对于遏制草地退化,恢复草地生态平衡,实现草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放牧控制实验平台,以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