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02月02日
【摘要】生态翻译学理论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该理论运用生物学界达尔文所提出的“适应/选择”的理论来解析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现象,将译者放在了中心位置,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理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许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刘爱华教授将生态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结合起来,针对文学翻译家批评提出了五步法。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和作家,林语堂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他的作品长 […]
林语堂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阐释中的美学意蕴 08月22日
【摘要】作为现代知名学者的林语堂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影响力极为广泛。林语堂更广为人知的是其在小说、散文方面的造诣。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对美学思想颇有研究且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美学家。林语堂的美学思想受克罗齐影响较深,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十分推崇,认为道家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他也自诩为老庄的门徒。因此,林语堂崇尚“闲适”“幽默”的文艺思想。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幽默”一词的人 […]
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文学自译 08月11日
【摘要】文学自译作为一种特殊翻译现象,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诸多关注,但是对其翻译伦理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在自译实践日益丰富的今天,探讨自译行为伦理规范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Chesterman)在ProposalForaHieronymicOath一文中提出了四大基本翻译伦理模式一再现伦理(ethicsofrepresentation)、服务伦理(eth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