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柑橘采后生防菌34-9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12月02日

【摘要】柠檬型克勒克酵母34-9(Kloeckeraapiculata)是本课题组从柑橘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生防酵母菌,其对柑橘采后青绿霉病的拮抗作用包括营养竞争及产生抑菌物质苯乙醇等方面。但仍具有一系列不利于商业化运用的问题,如生物量低、防治效果不稳定等。为了提高生防菌34-9的防治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基因水平上的改良,本实验对原生质体法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对34-9转化的条件进行优化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间型假丝酵母C410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研究 11月22日

【摘要】番茄灰霉病是导致番茄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性病害。利用酵母菌作为生防因子展开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是一种优势手段。初期研究证明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C410菌株对贮藏期草莓果实灰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对其防治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效果及在番茄上的存活动态等问题尚不明确。同时,为利用C410防治番茄灰霉病,还需要制备酵母菌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专门研究。得到的研究 […]

核盘菌弱毒菌株SX247中两种病毒分子特性的研究 11月22日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可以侵染作物,引起作物菌核病等病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核盘菌地理分布广泛,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防治难度大。具有传染性的弱毒相关真菌病毒,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具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自陕西省油菜残株的菌核中分离到核盘菌菌株SX247,通过对该菌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菌株SX247菌 […]

人参连作根系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及放线菌修复研究 10月28日

【摘要】人参连作根系病害严重制约了人参栽培,成为人参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从微生态角度出发,通过连作人参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研究,揭示了2种人参连作根系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探索了放线菌剂对连作人参的促生防病作用及其机理,结果如下:1.人参红皮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病株与健株根域土壤微生态研究结果表明,根区土壤和根表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异常是人参红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红皮病引起人参生长矮小,产 […]

大湄公河次区域赤眼蜂品系筛选及其在水田IPM体系中的应用 10月26日

【摘要】赤眼蜂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寄生蜂,它可以控制很多种危害严重的害虫。为了针对湄公河次区域构建以赤眼蜂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我们针对湄公河次区域采集的9个品系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在田间针对3个性状表现比较好的品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效果测定。在室内,测定了四种常用的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对螟黄赤眼蜂(崔家品系)成虫和若虫的毒性,以确定适合的配套杀虫剂品系和施用时间。另外,在广西省兴安县界首镇新五里村示 […]

桑疫病原菌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09月09日

【摘要】桑疫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桑致病性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mori)引起的桑细菌性疾病。根据发病症状可将桑疫病分为断柄型、缩叶型、黑枯型,该病在全国各桑树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给蚕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桑疫病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农药残留给养蚕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利用桑树内生菌进行桑疫病的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植病防治 […]

玉米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抑制玉米大斑病菌机理研究 08月18日

【摘要】玉米(Zeamays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世界第三位。在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也很大,分布很广,是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目前,玉米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多种病害常混合发生,危害严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玉米病害的治理,传统上常采用化学农药来防治,但化学农药会引发环境污染及农药残留等问题,对化学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