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库兹涅次曲线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05月30日
【摘要】基于2002-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全国以及地区分组研究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m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所选指标与区域分组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N”型、倒“U”型、”N”型和单调递增形态.工业用水的相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倒“N”型、倒”N”型、& […]
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 04月20日
【摘要】<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 […]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04月19日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伴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年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程度地区差异大以及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特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都证明了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 […]
对产业结构调整期地区经济增长如何定位的建议 04月15日
【摘要】<正>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发展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讨论或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或发展水平时,一定要考虑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现状201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6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1%, […]
四川会理:内生动力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 04月14日
【摘要】<正>依靠资源开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的高速发展,会理县经济一度跃升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前列。伴随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会理县域经济依靠资源发展独大的经济模式正在步入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常态”。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发展增速正合理回落,另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旧有引擎动力严重不足,增速缓慢,增长后劲滞后,资源型产业遭遇新常态困境。 【作者】刘波; 【关键词】县域经 […]
从一季度经济走势看2015年我区经济增长支撑力 04月13日
【摘要】<正>2015年,面对发展环境变化产生的新形势,我区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年开局基本平稳。下阶段,全区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需要增强持续发展动力,通过开启”双引擎”,努力向”双中高”迈进,推动全区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一季度经济运行弱势开局一季度,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局面,全区经济开局较为艰难,呈̶ […]
经济新常态下,丘区大县如何作为?从仁寿经验看四川丘区县域经济发展 04月13日
【摘要】<正>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2020年四川同步实现小康的”快追赶”压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驱动力转换的具体的”快追赶”压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驱动力转换的具体要求,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尽管丘陵地区国土面积仅占全省18%,但丘区人口占全省约18%,但丘区人口占全省约60%、耕地面 […]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04月10日
【摘要】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伴随产物,本质上,即为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加速经济增长。文章列举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作者】王佳源; 【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镇化;动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周翔.“迁徙”与“封闭”的时空叙述[D]. […]
长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04月05日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继工业经济之后,服务经济逐渐崭露头角,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效率最高的源泉。随着世界经贸一体化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日益普及,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发展起来,无论是对服务业行业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贡献颇大,成为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 […]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 03月08日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持续高就业压力的后大众化阶段,社会各界纷纷把目光投向大学生创业。要降低高校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缓解就业难题,最好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增加职位供给,另一方面要减少对职位的需求。而创业不仅能减小对职位的需求,而且能创造新的岗位,增加就业供给,无疑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自十六大以来,政府就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虽然吉林省也提出了“全民创业以带动就业”的口号,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