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超高密度居住社区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深圳市超高密度居住社区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5-09-06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2411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基本空间类型,也是重要的功能空间,小尺度的居住空间更能体现居民的居住需求,而居住规范对居住空间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深圳市社区尺度的居住用地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市有约五分之一的社区人均居住用地低于我国现行居住标准的下限,即社区内居住用地上的人口密度超过了标准上限。深圳这些高密度居住社区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客观性,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与探索。首先,本文参考城市规划标准以及相关文献,结合深圳市社区的建设现状,界定了深圳市超高密度居住社区。在此基础上,利用“六普”人口数据与深圳城市建设用地等空间信息,以Arcgis作为空间分析工具,分析研究了深圳超高密度居住社区的人口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这些超高密度社区几乎全部分布于原特区内,且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附近,与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相对应形成了多中心的分布格局;其中的人口构成,相对于全市而言,非户籍外来务工者的比例更高,较为年轻,受教育程度也偏低。其次,根据居住区位选择等理论,从人口构成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深圳超高密度居住社区形成的原因。在人的方面,人口构成特征反映出这些社区的居住者以租房者为主,城市中心地区的高租金水平和个人收入的低水平决定了他们居住空间的狭小,或只能选择高密度居住。在空间影响因素方面,从宏观的城市尺度来看,靠近工作地的居住区位需求是导致超高人口密度社区聚集在市中心周围的重要原因;在中观尺度上,一些就业岗位比较集中的城市功能区,对超高密度居住社区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在社区这个较微观的空间尺度上,超高密度社区的居住开发强度普遍较高,为大量人口的居住提供了必要支撑。最后,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评价了超高密度居住环境下居住者的居住感受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调查表明,超高密度居住社区的居住人口对其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这告诫我们:城市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须建立在“现实人”的基础之上!
【作者】张菲菲;
【导师】牛慧恩;
【作者基本信息】深圳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硕士
【关键词】深圳市;社区;超高人口密度;特征;原因;

【参考文献】
[1]陆文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02:202-206+157.
[2]徐秀文.创业板市场承销商声誉与IPO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会计学,2013,硕士.
[3]王占.生物治疗联合索拉菲尼的序贯疗法疗效研究[D].兰州大学,外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4]石勇,李银国,陈和平.基于连续型决策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J].冶金自动化,2007,01:9-13.
[5]阮恒超.不同方案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
[6]郭牛牛.基于LBS技术的大学城外卖移动服务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设计,2014,硕士.
[7]贾丽娜.盗窃行为样态研究[D].辽宁大学,法律,2012,硕士.
[8]陈鸣.ICF物理实验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9]郭言歌.基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2013,硕士.
[10]阿茹恒.由类水滑石前体制备Ni-V-Al-O、Ni-Ce-Al-O及其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3,硕士.
[11]王文.浙江龙盛跨国并购德司达的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12]王文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软件导刊,2014,12:173-175.
[13]罗强,易凤莲,张强,唐斌,邱毅,冉曾令.Ⅳ族FCC晶体基态结构和电子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5,01:153-157.
[14]张宁辉.钢管拱桥T型相贯节点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4,硕士.
[15]郝宇.关于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16]关广晟.海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03,硕士.
[17]黄瑞芳.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D].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硕士.
[18]李治芳.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2014,硕士.
[19]唐婧.液晶模组生产企业INX合并下中国区人力资源整合[D].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20]李伟.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老龄女护工生存状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2014,硕士.
[21]陈俐.青年旅舍的交往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建筑学,2012,硕士.
[22]佘咸宁.支持智能手机控制的DALI智能照明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13,硕士.
[23]孟凡娟,王秋玉,王建中,李淑艳,王疆江.四倍体刺槐的抗盐性[J].植物生态学报,2008,03:654-663.
[24]郭亮夫.科举选才与吏治及其现代启示[D].湘潭大学,法律,2003,硕士.
[25]李续,王思叶,丁昶,黄伟庆.涉密物品管控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2014,08:16-22.
[26]王春,汪琨,崔志峰.芽孢杆菌活体微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3,07:830-834.
[27]龚敏霞,闾国年,张书亮,陈锁忠.智能化空间决策支持模型库及其支持下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J].地球信息科学,2002,01:91-97.
[28]许辰.情绪状态对不同亚类限制性饮食者进食量的影响[D].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2014,硕士.
[29]徐兴文.基于磁流变差动阻尼器的柔顺研抛装置的研究[D].宁波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30]侯升旗.农村电网自动监测与故障自动回叫系统[D].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2004,硕士.
[31]黄芃.改性活性炭对电厂尾气中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32]谭朝中.Tessier5号颅面裂隙畸形修复个案报道[D].广西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3]汪道锦.试论建立和完善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2003,硕士.
[34]夏亭亭.土地革命时期婚姻立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5]王亚坤.电磁超声接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与噪声抑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014,硕士.
[36]王慧林.“剪灯三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4,硕士.
[37]刘莉燕.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的评价与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2013,硕士.
[38]王艳.混沌技术在RFID安全认证协议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2,硕士.
[39]王爱停.4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40]庄小红.行业协会专职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41]黄建新.基于企业核心业务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42]危良才.玻璃纤维在电子、电气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应用[J].印制电路信息.1999(02)
[43]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46.
[44]施朝霞,常丽萍,曹全君.基于CMOS传感芯片的荧光检测系统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14,03:387-389.
[45]李庆忠.含油气砂层的频率特征及振幅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7,01:1-23.
[46]胡笑形.重磅炸弹级农药及其中间体的市场与开发[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4,02:1-8.
[47]张云瑾,许春漫.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实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06:41-44.
[48]刘婉霞.民间信仰空间再造的社会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2014,硕士.
[49]颜婷婷,张登松,施利毅.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447-457.
[50]张昱真.贝尔格《抒情组曲》音高结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