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18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3081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郑欢;
【导师】方行明;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14,博士
【关键词】煤炭资源;产量峰值;Logistic曲线模型;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煤炭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武新环.当前我国公民个人道德荣誉感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伦理学,2013,硕士.
[2]梅玉凤.唐代卢龙军镇研究[D].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2013,硕士.
[3]魏榆峻.私募股权基金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金融,2014,硕士.
[4]雷栋.LTE下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0,硕士.
[5]何莹.关联企业委托贷款特点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金融,2013,硕士.
[6]凌浩恕陈超陈紫光管勇李娜.日光温室带竖向空气通道的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体系[J].农业机械学报,2015,02:.
[7]杨君.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硕士.
[8]卢凤丽.OFDMA网络分层视频组播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9]邱明英.多氯联苯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的室内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环境工程,2012,硕士.
[10]王宁.网络银行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3.
[11]孟祥水.3.0T磁共振PWI、DTI及MRS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2014,博士.
[12]赵平.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3]秦璐.不同盐生境下盐穗木群落凝结水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D].新疆大学,生态学,2014,博士.
[14]王锋.直埋供热管道设计及计算方法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2004,硕士.
[15]田园.宋庠及其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16]李少波.基于SVM算法识别蛋白质的硫酸根离子结合残基[D].内蒙古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2013,硕士.
[17]万亮.内部控制及其影响下的审计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2004,硕士.
[18]费朝辉.通讯设备的热设计和热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19]陈凯尹.阿特拉津分子印迹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2012,硕士.
[20]马晓燕.枸杞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微胶囊化技术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2014,硕士.
[21]冯博.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22]徐建.总经理变更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公司治理,2012,硕士.
[23]刘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24]张念祖,朱汝辉,范懋基.模糊控制在机器人定位控制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5,01:7.
[25]廖光辉.湖南对外贸易的财经支持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工商管理,2003,硕士.
[26]李荣春.Cd、Pb及其复合污染对烤烟叶片生理生化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0,02:238-242.
[27]丁鹏.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28]李小静.彬长煤矿地表沉陷区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13,硕士.
[29]李宏宇.船联网跨区域数据资源整合与管理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014,硕士.
[30]车美超.利用期货市场缓解我国大豆产业链危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2012,硕士.
[31]姚星星.当代青年择偶偏好及恋爱资源对等性分析[D].郑州大学,应用心理学,2013,硕士.
[32]薛丽莉.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33]刘顺才.乡村治理关系变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34]柴天佑.具有一般交互矩阵的多变量系统的随机直接自适应控制[J].自动化学报,1989,06:540-545.
[35]尚富国.基于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2013,硕士.
[36]张晓佳.竹地板基材制造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2012,硕士.
[37]申明镜.唐宋“燕”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2,硕士.
[38]钟剑.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39]王萍.乌蔹莓鹿蛾的寄主专一性及空间格局研究[D].扬州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011,硕士.
[40]胡杰武.中国管理层收购市场及其环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41]王丽.攀枝花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42]王永胜.双排支座先简支后连续PC箱梁桥病害分析及加固方法[D].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014,硕士.
[43]申柯.武汉市城市化水文效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硕士.
[44]朱钦龙.应用BST对牛肉品质无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06)
[45]刘炜.数字云航[J].中国民用航空,2002,04:57-59.
[46]刘建华.根据用户行为模式自动生成动态链接的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32-34.
[47]王扬.神经动作电位记录模块与神经刺激模块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3,硕士.
[48]吴志涛.基于路肩处等效声源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3,硕士.
[49]陆涛,刘洪伟,刘智慧,朱慧,陈丽.基于跨组织间隐私数据水平分布线性规划协同优化算法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5,02:43-47+103.
[50]王茂榕.非共价键修饰的碳纳米管光限幅特性研究及器件制备[D].天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