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6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2058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净出口和投资拉动。2008年世界性金融风暴严重影响到我国净出口,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终消费疲软,会造成投资的盲目扩大,最终致使生产难以被消化,势必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些与我国当前试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不相符。为此,只有通过提高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形成以国内最终消费需求为主导,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然而,事实上我国消费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消费不足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扩大国内最终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收入差距、环境差别、产品结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下,其消费能力不如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强,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却只占全国消费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因此,相当长时期内应将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国内学者从多种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与我国国情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我国存在的大量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大量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和居民消费关系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对于劳动力流动与居民消费缺乏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其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地研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收入等一系列问题的改变,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具体传导机制是什么,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参考己有的研究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创新:(1)理论方面,已有文献对于劳动力流动与居民消费这两个领域缺乏综合性的分析框架,没有深入揭示劳动力流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制,本文详细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两者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促进农民消费具有重要的价值。(2)实证方面,已有研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性分析层面,定量研究较少,而现有定量研究的数据也基本是通过对某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得来的,本文不但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宏观数据研究,同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微观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3)跨学科研究,将人口社会学与消费经济学相关学科知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突破劳动力流动研究仅局限于人口社会学领域,消费理论研究局限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思路。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研究如何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详细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除此之外,采用宏微观数据同时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了选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和研究思路;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刘易斯模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此外,国外学者还研究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国内主要分为总体描述阶段和专题深入阶段,总体描述阶段主要是对劳动力流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并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原因、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估计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影响等,专题深入阶段主要探讨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流动对迁出地的微观影响,以及外来劳动力的特殊脆弱性等。然后,对当代国外消费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回顾,并阐述了消费理论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与发展,消费理论主要有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随机游走假说等,国内学者根据这些基础理论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消费函数和消费结构等。最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演变过程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历程分析。首先描述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演变过程,主要分为劳动力流动的演变轨迹、演变特点以及原因;然后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变动历程,主要分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历程,对消费水平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对消费产生影响也主要通过收入起作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呈下降态势,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家庭设备等在波动中呈现下降态势;最后分阶段考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又决定了消费水平。第四章,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理论分析。首先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劳动力流动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对收入预期的影响以及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发生作用;然后在提出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流动劳动力追求预期净收益现值最大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其收入高低成正比、不考虑收入的税负问题等基本假定基础上,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对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微观关系进行模型推导。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实证检验。在分析各因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农村199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分别对全国层面、分区域层面中国居民消费方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通过对收入、消费观念、收入预期、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且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其影响程度也不同。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根据劳动力流动、收入变化、消费习惯以及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积极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居民消费行为,有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重点考察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这是一项基于微观截面数据的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模型中的大部分解释变量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实证检验。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LAIDS)模型实证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方程的截距有显著影响;对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方程的斜率有显著影响;对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无论从截距还是斜率影响都不显著。同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微观数据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人数不同,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七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劳动力流动对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力流动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收入预期对农村居民消费起重要作用,人口年龄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改变消费观念,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优化农村消费供给结构。
【作者】黄容;
【导师】毛中根;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学,2014,博士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丁磊.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介入[D].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2013,硕士.
[2]祝宇红.离子条件下RNA折叠稳定性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2014,博士.
[3]鞠芳.基于CSP工艺二次冷轧中间退火对取向硅钢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4,硕士.
[4]王敬波.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研究[D].辽宁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2012,硕士.
[5]张刚,宋子煜.解读2010诺贝尔奖[J].科学中国人,2010,11:38-45.
[6]荆龙飞.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2013,硕士.
[7]张凯龙.传统OA的Linux中间件平台移植技术及其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3.
[8]金晓晨.单纵模环形掺铒光纤激光器研究[D].吉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9]白娜娜.小学数字教学资源利用质量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10]周申,李春梅.工业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7:3-13+108.
[11]祝宏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
[12]杨德鹏.我国公用会议电视骨干网及技术标准[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6(02)
[13]李参德.产业融合视角下的青岛海洋旅游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14]雷颖.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2012,硕士.
[15]张俊.对我国高校教育职员的定位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02,硕士.
[16]袁江.为欧亚和储亚期权简单、快速、准确定价的新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3,硕士.
[17]刘志远.中国对虾贮藏保鲜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18]郭浩.超声波处理对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影响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2012,硕士.
[19]秦庆兵.基于神经网络的摄像机畸变校正研究[D].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0,硕士.
[20]尹嘉誉.辽河文化美学特征与艺术设计创新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21]刘雪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高段学生寓言成语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22]周静怡,孙坦.信息可视化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浅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01:5-8.
[23]安宏,高学东,曾德华,员普超.高校电子校务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24]李津娜.OSAS模式间歇低氧大鼠PMN凋亡及与血管内皮细胞交互影响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位),2014,博士.
[25]朱伟红.PERK、c-fos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2013,硕士.
[26]陈小芬.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2012,硕士.
[27]金诚谦,吴崇友,涂安富,卢晏.非圆齿轮机构水稻毯状苗浅栽机[J].农业机械学报.2005(05)
[28]余璐.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补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法,2012,硕士.
[29]钟战铁.有机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2.
[30]辛光泽.高帧频CMOS相机数据存储与显示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2014,硕士.
[31]李绪翠.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32]洪彦龙.公安三袁交游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博士.
[33]刘慧.自媒体和主流媒体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传播学,2012,硕士.
[34]杨晔.中关村科技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软件工程,2012,硕士.
[35]苑维.Au@Ag纳米棒的制备及其SERS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光学,2014,硕士.
[36]马辉民,胡凌,郭潇.文本聚类在Web挖掘系统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06:133-134.
[37]邹丽娜.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3,硕士.
[38]冯文丹.刘宋昇明元年萧道成与袁粲、沈攸之之争[D].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4,硕士.
[39]王伟.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2013,硕士.
[40]崔灿.芴类衍生物及部分稠环化合物的电化学聚合[D].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41]李骥.电子艾灸仪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硕士.
[42]顾杰锋.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浙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43]郭海燕,王天荆,杨震.DCT域的语音信号自适应压缩感知[J].仪器仪表学报,2010,06:1262-1268.
[44]范迪.面向智能交通系统的协作通信算法的设计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45]陈一笑.以笔活气 以墨生韵[D].山东师范大学,艺术(专业学位),2013,硕士.
[46]娄亮亮.AGO2与L1-ORF1p在LINE-1负反馈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7]李钟植.反全球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2004,硕士.
[48]姜璐璐.特发性腕管综合征的MRI与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测的相关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神经病学,2012,硕士.
[49]季丽君.某型号坦克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50]赵金.大气中纳米级黑碳颗粒物形貌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