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优化问题的移动有限元算法研究
【摘要】优化是工业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界对优化的需求逐渐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优化问题逐渐成为过程系统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联立法将连续问题离散为非线性规划(NLP)问题,具有求解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相比于其它求解方法,联立法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现阶段采用联立法求解动态优化问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离散化精度问题、解的最优性问题、在线过程的实时性问题等。本文以联立法为基础,聚焦于上述三个问题,分别针对典型的化工过程和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HTR-PM)的变负荷过程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深入研究了基于有限元正交配置的联立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正交配置点的性质,随后分别针对化工过程广泛存在的非奇异最优控制问题与奇异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数值实验。2.联立法通过有限元对动态优化问题进行离散化求解,针对离散化过程中产生的离散化精度问题、解的最优性问题和控制作用间断点确定问题,全面比较分析了前人提出的移动有限元法(MFE),并指出了移动有限元法存在的不足之处。3.当前的移动有限元法在求解动态优化时存在的两点不足:一是增加了原NLP问题的非线性程度,对于大规模问题的求解可能导致收敛失败;二是只能针对单一的动态优化问题,无法满足多工况变换的需求。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基于两层结构的随机采样移动有限元法(RSMFE),对算法求解得到的结果与移动有限元法进行了比较分析。4.针对HTR-PM变负荷操作在线过程中的实时性需求,基于离线实验得到的现象,提出了简化的移动有限元策略(S-MFE),将负荷变化量和有限元配置方案进行关联,在离线数据的基础上建模回归得到有限元适配器,为在线过程提供有限元配置方案。
【作者】黄森;
【导师】邵之江;
【作者基本信息】浙江大学,系统工程,2012,硕士
【关键词】动态优化;联立法;移动有限元法;随机采样移动有限元法;简化的移动有限元策略;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参考文献】
[1]杨宝华,胡学钢.一种基于Rough集的数据归约算法的实现[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277-279.
[2]牛明福.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M株和ZMD株ORF5基因的扩增、测序及原核表达[D].河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2004,硕士.
[3]陈静文.两类生物炭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比较[D].昆明理工大学,2014.
[4]徐玮曼.情、景的互动与交流[D].云南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2013,硕士.
[5]向娟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民商法学,2013,硕士.
[6]鞠志国.“团注跟踪”下肢动脉CE-MRA应用探讨[D].青岛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04,硕士.
[7]陈思娱.中美棉花贸易市场势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国际贸易学,2012,硕士.
[8]段宇宙.中国A股市场β系数配对交易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9]白甲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硕士.
[10]张倩.水声信号盲源分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11]晁成春.参考咨询服务中的E-mail文本数据挖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41-42+63.
[12]刘伟.高速信号非理想传输的信号完整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2013,硕士.
[13]盛光辉.LED显示屏逐点校正处理系统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2012,硕士.
[14]赵静.基频场的调制对非线性光子晶体中二次谐波产生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光学,2013,硕士.
[15]刘芳,蒋美华,刘祥官,周健,封金双,韩勇.基于数学模型集成的专家系统在邯钢2000m~3高炉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7,03:10-14.
[16]王勇华.青霉胺对映体的电化学手性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分析化学,2013,硕士.
[17]汪军娥.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技术传递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2004,硕士.
[18]童福元.教学型微型数控铣床的研发[D].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9]代威.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4,硕士.
[20]段敏伟.生物柴油检测技术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D].海南大学,化学工艺,2012,硕士.
[21]龚玉伟.析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2004,硕士.
[22]唐坚.基于RFID技术导盲机器人室内路径规划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23]王娟.利益主体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浙江大学,城市规划,2004,硕士.
[24]颜星星.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4,硕士.
[25]章家立,甘维.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13,10:1-5.
[26]乔晓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3,硕士.
[27]王婷婷.SCADA系统中数据传输安全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8]伍济钢.薄片零件尺寸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9]骆圣明.非饱和粉质粘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岩土工程,2012,硕士.
[30]吴宏森.炼钢用铝弹发射的测速和计数[J].冶金自动化,1980,05:52-54.
[31]章孝灿.快速高精度DEM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
[32]龚强.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2003,硕士.
[33]金玲萱.对休闲学术语翻译策略的探索[D].浙江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学位),2013,硕士.
[34]曹洪新.基于拓扑结构和互连编码的NoC低功耗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35]王韬.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D].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学,2013,硕士.
[36]薛磊.NeST系统智能家居产品交互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2013,硕士.
[37]李晓东.鼎熙阁休闲会馆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商管理,2013,硕士.
[38]蔡自兴.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J].控制与决策,1999,06:642-647.
[39]鹿欣伦.氟佐隆在牛的药动学及在牛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D].扬州大学,基础兽医学,2011,硕士.
[40]朱颖.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2011,硕士.
[41]艾秋红.基于废物最小的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连续生产过程开发[D].湘潭大学,2008.
[42]张璐.论绿色企业形象的塑造[D].西南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43]黄昕.框架分析视角下“官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2014,硕士.
[44]何志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2,硕士.
[45]于强.双馈型风电机组接入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46]贾尚帅,李明高,李强,丁千.干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02:44-47.
[47]李扬.3-TPS混联机床五轴联动插补技术及精度分析[D].东北大学,机械工程,2011,硕士.
[48]彭秀琴.阿尔比异端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世界史,2012,硕士.
[49]王玲.川芎嗪通过ROS逆转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耐药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剂学,2013,硕士.
[50]李毅,李石君.本地缓存和代理服务器环境下的网络日志挖掘[J].计算机工程,2003,05: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