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1-29 分类:毕业论文 喜欢:1752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哲学典籍的高语境性为依据,探讨语境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对意义认知的本体性。中国哲学发展具有共同的理论来源,即“六经”;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方法是结合时代发展的政治需要阐释经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哲学各学派思想相互融合;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高语境的特征。中国哲学思想记录在典籍中,共同的理论来源和阐释性发展方式使得不同的学派都使用很多相同的术语,却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学派内部,不同的发展路向也致使术语的含义不断发生变化。学派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使得术语的含义不断丰富。因此,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理解离不开语境。意义认知是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基础,只有客观准确地把握了典籍的含义,才能产生出合乎要求的译本。作者将分七章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语境的本体性进行探索。第一章“绪论”。首先对选择这一题目的原因进行说明,接着介绍本研究的内容,界定关键词语,阐述研究的意义和研究采用的方法,最后对本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作一简要介绍。第二章“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综述”。自17世纪至今,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众多的译本。这些译本各具特色,适应了不同的时代的需求,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品位,从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但这些译本依然不尽人意。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译者研究、翻译策略研究、翻译批评研究、语料库研究等,其中对语境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是薄弱环节之一。因此,作者拟对此进行探讨。第三章“中国哲学的发展特征及其高语境性”。只有在论证了语境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中语境的本体性才不显得突兀,因此,本章是该研究的立论基础。从理论来源上讲,中国哲学各流派都源于“六经”;从发展方式上讲,中国哲学家信奉古人“述而不作”的思想,采取阐释经典的途径发展中国哲学;从中国文化的特点上讲,中国文化自古就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政治服务,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是结合时代需要的;从历时发展上讲,中国自古就形成了重视传统的思想,中国哲学任一思想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先前思想的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从共时发展上讲,虽然不同时代总有某一思想备受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思想的消失,他们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这就使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社会、时代、政治、文化等背景密切相关,高度依赖语境。第四章“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意义认知的语境本体性理论”。本章首先对不同领域的语境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最早开始语境研究的是哲学领域,哲学家通过追问语境在语言的语义结构、意义的生成和理解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来解决传统哲学中出现的问题。英美语言分析哲学从语形、语义和语用角度对语境展开研究,欧陆诠释学从人的生存境遇和历史性角度对语境展开研究,但前者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后者又疏于对语言语境的关注。基本与哲学领域开始语境研究同时,语言学领域也开始了对语境的研究。语言学家从语言内部入手,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语境框架,区分出不同的语境变量,使语境因素在可操作性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对文化语境的关注不足。比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稍晚一些,文化学领域也展开了对语境的研究。文化学家从人类学角度切入,拓宽了语境研究的范围,但由于其比较抽象,难于操作。国内也在文学实践中萌发了语境思想,近年来开展了对语境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对西方语境理论在汉语中的适用性的研究,理论创新不多。鉴于语境在意义确定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外学者开始把语境理论引入翻译,但很少有人把语境理论引入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研究。作者意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尝试。“历史地讲,语境思想从产生之时就与意义问题本质地联在一起”①,这是作者将语境理论引入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的基础之一。接着,作者对语境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意义认知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中国自古就形成了崇古的思想传统,自诸子百家通过阐释“六经”著言立说创立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学派之后,中国哲学思想传统的发展基本没再越出他们的思想框架。在中国思想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思想传统不合乎时代要求逐渐被淘汰,有些思想传统则迎合了社会需求,其发展贯通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始终,如儒、道两家。即便如此,学派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是在继承中的创新和发展。再加上外来思想,如佛教的影响,学派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典籍中,就是元典注本的多样化。同一字、词、句、段或文本的阐释各有不同,甚至迥然对立。受此影响,中国哲学范畴也具有学派性、义理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英译中国哲学典籍的过程中,为求得文本“本义”,须将文本置于中国哲学整体的发展轨迹中,置于作者的思想体系中。本章的最后,作者分别构建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文本意义认知的语境路线图和术语意义认知的语境路线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意义认知过程中的关联语境。第五章“语境本体性理论关照下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语境在中国哲学典籍意义的认知过程中有着本体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由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是一项“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①,其目的是“保持差异:维护民族文化身份”;“促进互镜与互竞: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正本清源,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②。因此,英译中国哲学典籍时,既要考究词句的文本语境(包括本源意义、历时意义、共时文本、互文文本、文内语境),又要追溯典籍产生的时代环境、反映的思想系统和作者的个人背景,通过追根溯源,求得本义,将中国哲学典籍所蕴含的文化以本真的状态传递给世界,让他们更好、更准确、更客观地了解中国,巩固中国固有的民族文化身份,也让世界分享中国优秀的哲学文化传统。因此,作者在本章提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是“追本溯源,重建语境”。接下来作者选取了《论语》的若干片段,依照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依次从文本语境、作者背景、义理系统、时代环境方面对这些片段的意义进行考察,对比不同的译文,展示通过“追本溯源,重建语境”的方法英译中国哲学典籍的可行性。第六章“结论”。本章对该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指出,不同的语境层次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对典籍意义的认知发挥着本体性的作用,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中语境的本体性。不过,由于作者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再加上研究对象是远古时代的典籍,虽然作者尽量客观地还原典籍的语境,但依然无法排除主观性的作用,这是本研究的难点。最后作者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作者】白玉杰;
【导师】郭尚兴;
【作者基本信息】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博士
【关键词】中国哲学典籍;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语境层次;

【参考文献】
[1]薛科展.户外徒步运动事故统计及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技术及工程,2013,硕士.
[2]王菲斐.抵达现实的叙述[D].安徽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硕士.
[3]王孝振.S~6上非复常K(?)hler角曲面几何[D].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数学,2004,硕士.
[4]陈欣.西方唯美主义的哲学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外国哲学,2012,硕士.
[5]唐伟.地震作用下管桩内力分布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结构工程,2012,硕士.
[6]胡小静.自动分拣鸡蛋平台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7]赵宽宽.公允价值计量下的整合审计收费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8]华大林.基于DW8051的SOC调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2012,硕士.
[9]鲍丽娟.博物馆教育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关系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2013,硕士.
[10]梁兆枢,王国刚.新型疏水阀的研制[J].北京节能.1989(02)
[11]焦健.基于模糊控制的风水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D].东北石油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3,硕士.
[12]尚宏伟.稀土镁基AB_2型LaMgNi_4系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及气态储氢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2013,硕士.
[13]全甜甜.人教、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4,硕士.
[14]陈静允,刘宗健,周环,郑遗凡.强碱处理Ti片制备TiO_2薄膜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06:1051-1057.
[15]徐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3,硕士.
[16]吴茉莉.白藜芦醇短时定期治疗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主要分子靶点[D].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4,博士.
[17]杨丹辉,渠慎宁.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核心动机、特定优势及其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9,03:120-129.
[18]陈卓.目标为边界等离子体中分子过程研究的动量谱仪建设及低能电子与碳氢分子的碰撞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2013,博士.
[19]刘宏涛.基于合弄机制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研究及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20]刘畅.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21]唐凤菊.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2012,硕士.
[22]冯家亮.某商场热舒适性研究及空调末端节能控制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2014,硕士.
[23]宋军良.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2003,硕士.
[24]叶瑾.胰岛素通过Akt/FoxO/SVV信号通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内科学,2014,硕士.
[25]肖媛.中国式朋克时尚摄影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2014,硕士.
[26]胡召英.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27]王常江.基于可调谐滤波器的高精度宽量程光栅传感解调系统[D].中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2013,硕士.
[28]刘京恩.微型机在计量管理工作上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6,01:14-18+63.
[29]颜莉.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05:174-175.
[30]贾重悦.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31]董加伟,王方华.基于离散选择模型DCM的产品差异市场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4,02:79-84.
[32]杨德权.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行政[D].吉林大学,行政管理,2004,硕士.
[33]张孝石,王聪,曹伟,赵成功.基于流动控制的水下运动体流体动力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34]刘仁洁.长角血蜱卵巢发育中交配效应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生态学,2012,硕士.
[35]叶金胜.LaCoO_3钙钛矿基NSR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工业催化,2013,硕士.
[36]赵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公共管理,2012,硕士.
[37]王璐.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外语学习焦虑[D].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8]戴正宏.医用钛合金表面阳极氧化研究[D].天津大学,材料学,2004,硕士.
[39]刘健辰,章兢,张红强,何敏.时变时滞离散广义Markov跳变系统的鲁棒稳定性[J].控制与决策,2011,05:667-672+678.
[40]高大纲.电气化区段地电流对通信协议转换器、路由器的影响[J].铁道通信信号.2008(01)
[41]盛连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2003,硕士.
[42]田友丽.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内蒙古医学院学生工作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2,硕士.
[43]张湘.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4]陈彦君.邓宁—克鲁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2014,硕士.
[45]沈学良.移动网络中流媒体业务的分析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46]畅广辉,镐俊杰,刘涤尘,熊浩.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电力控制中心综合数据平台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1:85-89.
[47]王磊.论人体活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规范[D].华中科技大学,法律,2013,硕士.
[48]林梓锚.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报告[D].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2014,硕士.
[49]李晓萌.支气管扩张合并胃食管反流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3,硕士.
[50]苏慧玲.基于几种模型的气体辐射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动力工程,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