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扶风班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汉代扶风班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7-09 分类:开题报告 喜欢:3148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扶风班氏家族是汉代文名鼎盛、人才辈出、文溉千秋且武功卓著的家族。自楚国灭亡以来至于东汉末年,班氏家族先后经历了多种历程。数百年间,班氏家族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儒学、史学、文学及武功人物,其中尤以班婕妤、班彪、班固、班昭、班超、班勇等闻名古今。因此班氏家族人物向来都是学界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把他们作为一种家族现象来研究的则比较少,至于以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的角度来审视者则更少。鉴于此,本文从家族的角度,勾勒班氏文学与家族、社会背景之种种关系。本文的整体思路是:在考订班氏代表人物生平、辑考班氏亡佚作品、制作班氏家族合谱、为班氏部分作品系年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班氏文学家族的形成演变过程和班氏家风家学的情况、班氏代表人物文学的突出风貌及其思想倾向,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从外部因素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探讨家族、家风、学术、文学间的互动关系,探讨社会背景与家族、家风、学术、文学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重心是班氏家族的文学和文学与诸外在因素间的关系(外在因素主要指家族、家风、学术、社会背景等)。班氏文学(文化)研究部分,则以班氏代表人物文学的突出风貌、文学中的思想倾向及班氏家风为主;而对班氏代表人物文学的突出风貌的研究,亦主要在大文章的概念下,从外部因素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切入。在具体研究中本文探索了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围绕在上述的两组问题之中,为研究目的服务。本文结构由绪论和五章组成。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等内容。第一章论汉代班氏作为文学家族的形成演变与家风家学。首先动态地再现班氏作为文学家族的一系列演变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亡国徙民、北方豪族、官宦世家、文化世家、武功世家、退出历史前台等。其次,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概括班氏家族的家风:事功之志与文德之愿并存、英豪之气与礼法之谨共存、忠诚耿直与明哲自保兼具、经史文艺与文武政务兼修。其三,宏观综论班氏家学之经、史、文、小学的成就,揭示班氏为学不守师法家法、具有通达广博的特点,并试图探索其成因与学术意义。同时还着力探讨了班氏何以自西汉后期以来阖门好史、阖门擅长于史,班氏文学何以兴盛,以及班氏汉初既已富裕何以数代无文等问题。第二章论述班氏之谱系,对汉代班氏家族代表人物的生平予以考订、对班氏亡佚作品予以考辑。首先对学界研究较为薄弱的班伯、班斿、班穉、班婕妤等人的生卒年予以考订:在兄妹四人中班伯排行第一,生于元帝初元二年(前47)、卒于成帝元延三年(前10),享年38(实际37周岁),曾于元延元年(前12)任侍中水衡都尉;班婕妤次之,生于元帝初元三年(前46),至少活到王莽新朝的中期(天凤年间),享年62岁以上;班斿又次之,与王莽同岁而月份稍大些,生于元帝初元四年(前45)、卒于哀帝(前6—前1)执政的前期,享年40岁出头(不超过虚岁45岁);班穉最小,生年与班斿相近而稍小一两岁左右(约前44、前43年),活到王莽新朝的中后期(约天凤、地皇年间),享年60余岁。其次,纠正了《汉书补注》班斿举贤良方正于建始三年(前30)说的错误,并推定出最有可能的时间是河平四年(前25)。其三,考班斿受赐的皇室秘书副本的时间,应在成帝阳朔三年(前22)秋八月大将军王凤死后、至鸿嘉三年(前18)祝诅事件之前;且最有可能的是在阳朔四年(前21)秋九月东平思王死后、至鸿嘉元年(前20)成帝迷恋微行、酒色等荒淫行为之前。其四,辑考班氏亡佚作品。其五,汉代班氏家族谱系简表、制作汉代班氏家族生平合谱及作品系年表、班氏作品存佚情况汇总表等,因结构关系,缀于文末附录中。第三章论汉代班氏家族代表人物文学较突出的风貌特征。本章对重要问题予以专题挖掘,并将班氏人物与其家族内外相关作家作品予以横向比较。首先论述班氏两位女作家文学的突出风貌(班婕好文学中凸显出妇人特有的依附性,班昭文学展现出女子笔下的须眉气),然后具体对比她们作品风貌的异同。其次,讨论班彪文学彰显的智者之谋士气。其三,辨正班固文学留给世人的“媚世”形象,分析促成“媚世”形象形成的诸种因素。最后深入分析班固文学特征及其成因。第四章着重班氏家族作品的整体研究,从家族的共性与个性的角度,论述班氏家族文学中的思想倾向。班氏家族的文学主要存在儒道两家思想、且以儒家思想为显性思想,一般都以儒学修身,把儒学做为为人处世乃至创作的准则。班氏大部分人都兼具儒道思想,尤其普遍地具有儒道融合而形成的谦恭退让、明哲自保的思想。但具体情形却又因人而异,即使信守同一思想,各自于作品中的侧重点、表露方式等也不尽相同,譬如奉儒者在是否以儒育后、是否刻意使用儒学思想、是否兼具儒家所倡导的美刺之义等问题上,和好道者在是否以道学为自己的主要思想、是否形成了荡然肆志的性格、是否借用道家养生论等方面,都是自有个性的。第五章为结论性论述,以班氏家族为中心,着重从文学外部因素与文学之影响的角度,综合论述家族与家风、家学(文学、学术)间的互动关系,社会背景与家族、家风、家学(文学、学术)间的关系。通过考察班氏家族在两汉漫长历史中的兴衰与家风、家学的发展、演变,我们发现这些因素都是考察班氏家族文学的重要的切入点,它们内部之间及与班氏家族文学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家族培育了文学、学术、文化,而文学、学术、文化也助益了家族及其个人的发展,家族兴衰既很大程度上系之于家风、家学的优劣,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家风、家学的性质、内容、面貌;而班氏家风的内容、性质、面貌往往能决定其家族学术、文学的兴衰与风貌,反之亦然,班氏的学术、文化的兴衰与风格也是扭转班氏家风、促成班氏家道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学术与文学本是两种相近却异质的东西,但是班氏以其独特的家风与独特的学术特征,使得班氏的文学与学术同生同衰、互促互进,从而大异于汉代经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发展的一般共性。社会背景,既像总指挥棒一样,从宏观上为家族的走向、个人的追求、文化的发展规定了最主要的方向,又如雨润万物一般,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渗透到每一个家族与个人的思想、文化、风格的各个细节之中。因此从这个层面看,社会与时代对个人、家族及家风、家学而言,常常发挥着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家风、文学、学术发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社会与时代对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使接受了它的影响,也还存在不完全同步的情况。可见如果不从社会背景、家族、家道、家风、家学等外部因素入手的话,则难以把握班氏文学在大文章概念下的历史真貌。
【作者】邓桂姣;
【导师】王永平;
【作者基本信息】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4,博士
【关键词】汉代;班氏家族;文学;家风;家学;文化;

【参考文献】
[1]牟娜娜.论库切小说的多元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3,硕士.
[2]翟会会.废弃生物质与煤共制浆、气化及其铬元素迁移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2014,硕士.
[3]李卓.艺术类招投标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2003,硕士.
[4]聂坚.一种改进的进化算法及其在带噪声干扰优化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1,硕士.
[5]张淑洁.拉伸细化羊毛纤维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2004,硕士.
[6]涂占新.数据挖掘方法及其应用展望[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02:117-120.
[7]贾敏.人晚孕蜕膜条件培养液对肿瘤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04,硕士.
[8]李江.基于OGC WFS规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数据发布的研究[D].新疆大学,地理学,2013,硕士.
[9]冯秀娟.中国增值税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2014,博士.
[10]李永胜.沟谷特征点簇的空间结构模型建立与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13,硕士.
[11]冯文静.普通高中历史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渤海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12]田东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统计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2013,硕士.
[13]马倬.靶向C-myc逆转厄洛替尼耐药性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2013,硕士.
[14]林慧英.基于立体视觉的汽车车身与车轴位置偏差检测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15]辛丽.兰州市城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公共管理,2012,硕士.
[16]汪怀义,孙庆国.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和功能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04)
[17]刘伟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4,硕士.
[18]张拉拉.尼龙6/SiO_2-COOH和尼龙6/EBS/SiO_2-COO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011,硕士.
[19]张红燕.淡水沉积物典型重金属对底栖生物的毒性及其有效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0]冯启涛.华夏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1]刘英伟.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2]韩林.天津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工商管理,2004,硕士.
[23]叶强,张紫琼,罗振雄.面向互联网评论情感分析的中文主观性自动判别方法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07,01:79-91.
[24]许琛.基于DEA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效率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2012,硕士.
[25]杜娟.Ni/石墨/BaTiO_3基复合PTC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材料学,2004,硕士.
[26]孟巍.数据仓库数据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4.
[27]安琪.相依性与组织公民行为:团队凝聚力的中介效应[D].曲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2013,硕士.
[28]樊长虹,陈卫东,席裕庚.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安全路径规划的一种神经网络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4,06:816-823.
[29]何强.一种新的模糊支持向量方法[D].河北大学,应用数学,2003,硕士.
[30]张稳如.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石家庄市城市职能结构时空特征及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4,硕士.
[31]张芷英.基于片上网络的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2,硕士.
[32]刘清俊.新型城市化视角下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4,硕士.
[33]靳晓冉.从美学角度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34]李胜伟.跨媒体传播环境下阅读方式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传播学,2013,硕士.
[35]吴启峰.注塑模具零件分类体系及其参数化图库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36]丁凌.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
[37]匡凯英.血清ANCA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与皮肤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D].浙江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2004,硕士.
[38]周春江.余阙及其《青阳集》研究[D].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2014,硕士.
[39]刘子昂.基于人机交互研究的儿童平板电脑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工程,2013,硕士.
[40]罗芳丽,曾波,陈婷,叶小齐,刘巅.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对水淹的光合和生长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7,05:910-918.
[41]谭文慧.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雷雨》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42]彭宪建,邱忠义,刘光勋,胡德镕,林健.一种先进的混铁车车号读取装置[J].冶金自动化,1993,03:15-16+56.
[43]张月.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2013,硕士.
[44]尹燕海.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研究——融资制度制约及其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03,硕士.
[45]顾斌.Z源逆变器控制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
[46]杨巧芳.青少年孤独感与情绪智力、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3,硕士.
[47]叶娟娟.新型磁性萃取剂的制备及在分离预富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分析化学,2014,硕士.
[48]郜冬梅.“十七年”蒙古语小说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3,硕士.
[49]陈尔禹.车载雷达伺服系统非线性分析及优化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50]石晓丽.1949-1966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D].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