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PM技术在雕塑中的研究与应用 01月16日

【摘要】雕塑历来都出自于艺术家之手,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制造方法快速成型技术(简称RPM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状况。代表“增材制造”方式的快速成型技术与以“减材制造”为主的传统雕塑制造技术之间的相互碰撞,是会相互伤害还是相互融合都是本文研究的目标,快速成型技术在雕塑中的应用方式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RPM技术的基本技术原理、主要工艺方法和五大关键技术:SLA成型技术、LOM成型技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线在南北朝至隋唐佛教石窟造像中的艺术表现 01月29日

【摘要】中国佛教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到的各种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上显示的点点滴滴的信息,从雕塑中线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对南北朝到唐朝的石窟造像的发展特点进行比较和梳理,试图从中寻找一条发展的轨迹,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佛教造像,更好的将这些元素利用到今天的创作中来。全文共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线的概述。本 […]

论新中国人物雕塑的表情特征 01月18日

【摘要】艾伯特梅拉比公式:人际沟通=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在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在人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如果把新中国建国以来60余年的雕塑人物的表情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效果。相应的,雕塑家手中的人物雕塑的表情同样具有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作用,这也是雕塑的重要表现目标之一。我国的近现代社会在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变幻起伏,充满戏剧性色彩,本文 […]

渭北拴马桩造型艺术研究 01月18日

【摘要】我国民间美术史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形象体现,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同样还是中华文化艺术的母体。在我国历朝历代中,民间美术都被文人士大夫视作山野草莽的产物,无法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近几十年间的时间里,民间美术逐渐洗脱尘埃,被众多人士所认可,由于它贴近生活种类繁多,美术界中不断有学者投入到民间美术的探索中来,我国渭北拴马桩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对拴马桩的造型作深入研究, […]

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 01月18日

【摘要】唐代继承了“追求和谐的兼容并蓄精神、追求实用的义利兼重精神”的文化血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巩固统一,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为自己统治服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是唐代一个显著特征。唐代是开放的社会,妇女教育、生活在更轻松的氛围环境中,女性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兼容并蓄的审美文化下,唐代妇女热爱美,在外形上敢于做不同的尝试挑战社会。女子天性爱美,追求外貌的姣好成为女子生 […]

数字时代下3D打印技术在雕塑中的应用研究 09月25日

【摘要】3D打印技术被誉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此技术与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将会产生新一轮工业革命。所以,针对雕塑与3D打印技术关系的思考是当下很有必要研究的课题方向。无论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在互联网时代下被转化为数字形态,其传播的范围和速度都是几何式爆炸性的增长。3D打印技术正是将传统基于实体表现的艺术形式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技术。相关艺术的创作形式、传播乃至艺术生态都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