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祖母绿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特征研究 09月26日
【摘要】祖母绿是世界五大宝石之一,因其鲜艳明快的绿色而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赞比亚、哥伦比亚和巴西祖母绿的产量在世界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赞比亚作为重要的非洲祖母绿矿区之一,其产出与超基性-基性变质片岩、片麻花岗岩和伟晶岩有关。对赞比亚祖母绿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非洲祖母绿矿区的认识,并对新矿区的发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采用了电子探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拉曼光谱、显微冷热台测温等现代测试方法对 […]
普朗铜矿床裂隙—脉系统 09月22日
【摘要】普朗铜矿床是三江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也是该区印支期斑岩型铜矿的典型代表。论文通过资料分析、野外考察、室内鉴定、地质统计、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讨论了晚三叠世俯冲背景下,普朗铜矿床裂隙-脉与矿化关系,进而分析构造-流体耦合过程及成矿机制。取得如下认识和进展:(1)普朗铜矿床受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影响,区域上主要处于近EW向斜向俯冲-剪切动力学模式下;(2)将矿床中的裂隙-脉分为成 […]
胶东构造岩浆隆起—拆离带热液蚀变成矿与典型矿床研究 11月12日
【摘要】胶东金矿集中区,是我国主要的金矿产地,焦家金矿已经列位全球第18位。对于金矿成矿模式,目前仍是不同理论和观点争论的焦点。而成矿模式对于矿床研究及深部外围找矿均意义重大。选题“胶东构造岩浆隆起-拆离带热液蚀变成矿与典型矿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论文以构造蚀变岩相调查为研究方法,通过1:25万胶西北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完成了7条实测剖面,重点研究胶东金矿区域成矿模 […]
栾川矿集区东鱼库钼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11月03日
【摘要】栾川矿集区东鱼库钼钨矿床位于中国东部钼成矿域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为一新近发现的大型钼钨矿床。研究区处于华北陆块南缘北秦岭构造带,火山岩及构造极为复杂,东西向展布数百公里,是秦岭造山带中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的地带。本文针对东鱼库钼钨矿,开展系统的矿床学、岩石学和成矿动力学工作。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勘查、钻孔岩心编录观察,实验室对探针片、光薄片详细的镜下岩矿石组构鉴定,以及对样品有针对性的主 […]
黑龙江省二股铁多金属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2月17日
【摘要】二股铁多金属矿田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东南方向40km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和环太平洋俯冲带外缘带叠合部位,二级大地构造单元黑(龙江)中(部)微板块的东部,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伊春-延寿褶皱带中部,四级大地构造单元汤旺河-关松镇隆起的中部。伊春-延寿褶皱带东侧以南北向的牡丹江断裂为界与佳木斯地块相接,西侧以逊克-铁力-尚志南北向断裂为界与松嫩地块相接。二股铁多金属矿田包 […]
凤城高家堡子—小佟家堡子金银多金属隐伏矿床特征及其成矿模式研究 07月21日
【摘要】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人类生活中对矿产品需求的与日俱增。现代科学技术更广泛的在矿产勘查中的利用,对于隐伏矿床的地质勘查研究工作已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隐伏矿床的矿产勘查工作已成为现今矿产勘查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对于整个成矿学的发展和新形势在的矿产勘查工作推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经济意义。凤城高家堡子-小佟家堡子金银多金属隐伏矿床是青城子区域内主要组成部分,代表了青城子区域铅锌矿 […]
湘西—鄂西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层控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 12月28日
【摘要】湘西-鄂西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中部,北部以襄(樊)-广(济)断裂带为界与秦岭造山带相邻,东南以安化-溆浦断裂带为界与湘桂陆块相邻,往南止于湖南与贵州交界,西部与四川盆地以齐岳山断裂带为界,东与江汉-洞庭坳陷相邻。该区是扬子陆块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带之一。区内铅锌矿床(点)多、面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在系统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解剖,探讨了盆地演化与成矿作 […]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关键成矿控制系统 11月28日
【摘要】摘要:此次研究区为粤北曲仁盆地北缘,紧邻诸广山—九峰花岗岩带,区内分布的以凡口为典型的铅锌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凡口矿床较一致地被认为属于MVT铅锌矿床,但在矿床成因认识上仍存在一定差异。且受盆地地质环境和演化历程、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技术应用条件的复杂性影响,盆地北缘区域内凡口式MVT铅锌成矿理论研究工作也变得非常复杂。故本文为了探讨研究区内凡口式M […]
东秦岭秋树湾铜钼矿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研究 11月17日
【摘要】秋树湾铜钼矿床是东秦岭造山带上的一个中型铜钼矿,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的东秦岭构造亚带,区域性商-丹断裂与朱-夏断裂相交处北侧。本论文在充分收集总结前人在东秦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研、矿床地质剖析、构造地质解析、岩相学研究、主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示踪、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多学科理论与野外实践的结合,总结出秋树湾铜钼矿“四期”成岩-成矿成因模式,确定了 […]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模式 09月22日
【摘要】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最大的钼金属产地,也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成矿带Climax-Henderson钼矿带而位居世界第二的钼资源聚集地。东秦岭钼矿带主要的铝矿床类型有斑岩型Mo、斑岩型Cu-Mo、矽卡岩型Mo-W及热液碳酸盐岩型。形成于白垩纪的金堆城、鱼池岭、雷门沟及东沟这四个斑岩型钼矿床在矿化、热液蚀变及火成岩地球化学方面极为相似,且本次研究将其与Climax型钼矿床进行对比发现两类型钼矿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