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 04月13日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革命”在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是重要的核心概念与范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演变在文学的层面上反映着中国革命观念和革命历史观念的变化,也反映着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变化。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标志,“红色经典”系列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新世纪以来,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新世纪宁夏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探析 03月22日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除去活跃在创作一线的普通作家之外,在声名远播的宁夏作家创作群中“宁夏少数民族作家”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团体。在这一团体当中,汇集着马知遥、查舜、石舒清、古原、金瓯、了一容、李进祥、马宇桢、拜学英、平原、马金莲、阿舍等少数民族作家。回族作家石舒清创作的《清水里的刀子》、《果院》、《黄昏》等小说,在对回族人民普通生活的生动描绘中,细心发掘着回族 […]

白色批判:吉姆·斯科特小说中的身份解读 03月22日

【摘要】1999年,吉姆·斯科特(KimScott)凭籍小说《心中的明天》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一位荣获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的土著作家。2011年,他的第三部小说《死者之舞》出版之后为他再一次赢得了这项荣誉。如今,连续两次获奖的斯科特已然成为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标志性人物。作为澳大利亚土著混血后裔,斯科特关注当代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走向,尤其关注生活于其中的当代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命 […]

以互文性理论探析《圣经》对施玮小说创作的影响 01月29日

【摘要】宗教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要想对文学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就不得不去考察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旅美华裔作家施玮是当代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典型代表。施玮提出了“灵性文学”的概念而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施玮的文学创作中,《圣经》对其内容与艺术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施玮的三篇小说《放逐伊甸》《红墙白玉兰》《斜阳下的河流》受到《圣经》的影响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 06月03日

【摘要】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CarolOates)将悲剧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认为“这一艺术所展示的对抗虚无的胜利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未来,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小说创作中,用悲剧的形式昭示当代美国人的生存困境以及讴歌这一困境下所凸显的悲剧精神成为贯穿欧茨创作始终的本质特征。本论文选取欧茨不同时期的四部代表作品——《他们》、《光明天使》、《狐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