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的研究
【摘要】高温地热井井内温度较高,固井作业时,高温会造成水泥石强度衰退和水泥浆稠化时间变短等问题的发生。另外,许多地热井内的地层为典型的裂隙构造,破裂压力较低,易引起漏失状况的发生。在固井时,水泥浆的漏失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造成固井成本的大量增加,在某些漏失严重的地区,使用普通的低密度水泥固井已经无法满足技术需求。还有在使用欠平衡钻井技术配套固井时,也要使用超低密度水泥浆,有些地层甚至要求水泥浆密度低至1.0g/cm3。目前,国外地热井设计超低密度水泥的方法主要是向水泥中加入高强度的微珠。因此,为解决在上述地区的固井难题,开发研究了密度范围在1.0~1.4g/cm3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本文介绍了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设计的难点,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对超低密度水泥各组分材料的选择。首先根据国内外地热水泥的研究应用状况,使用“G”级油井水泥和硅粉作为该超低密度水泥的基本组分。其次分析了膨润土、粉煤灰、微硅、漂珠、气体和空心玻璃微珠等常用减轻剂的物化性能及其对应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应用状况,选择了一种国产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T46作为减轻剂。该微珠的承压能力高,价格较低,减轻作用明显,能满足超低密度水泥浆密度范围的要求。超低密度水泥的体系稳定性差,选用微硅作为充填材料,极细的微硅颗粒具有良好的填充作用,可形成更加致密的水泥石,提高超低密度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利用Andreasen颗粒连续分布模型,设计微硅和微珠的比例关系,通过试验确定微珠和微硅的需水量,确定该体系的水灰比,最后形成一套密度在1.0~1.4g/cm3的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根据高温地热井深度和温度特点,分别测定了该水泥体系的稠化时间、稳定性、抗压强度和失水量等常规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微珠超低密度水泥体系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体系具有稠化时间可调、稳定性好、强度高、水泥石抗压强度高和失水量小等优点,满足高温地热井复杂的井内条件下的固井要求。水泥石物相分析和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地热井微珠超低密度水泥在200℃、21MPa条件下,24h后的主要水化产物为石英(SiO2)、水化硅酸钙(C6S6H2)和托勃莫来石(C5S6H5),无不良水化产物生成。结晶度较好的托勃莫来石以及微珠和水化凝胶产物间良好的胶结作用,使微珠超低密度水泥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
【作者】冯建月;
【导师】郑秀华;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2014,硕士
【关键词】高温地热井;空心玻璃微珠;超低密度水泥;
【参考文献】
[1]高雅南.OPC UA服务器的功能研究与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4,硕士.
[2]佟晓明.品牌个性与国家个性的关联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3]董秀黄.结合BIOLOG碳源筛选研究新疆两盐湖可培养嗜盐菌多样性[D].新疆大学,生物学,2013,硕士.
[4]文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与Hep3B肝癌细胞共培养条件下的分化及对Hep3B增殖影响[D].泸州医学院,肿瘤学,2012,硕士.
[5]罗青松.G3B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2013,硕士.
[6]李卉.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D].重庆大学,金融学,2014,硕士.
[7]余恒涛.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研究[D].安徽大学,应用统计,2014,硕士.
[8]李思霖.《五色土》教学设计[D].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2,硕士.
[9]王君.人工基床稳桩方案在码头工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0]张红兰.贸易类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贸易学,2012,硕士.
[11]刘鹏.小鼠卵巢及早期胚胎天然抗病毒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胞生物学,2014,博士.
[12]潘海鹏,姜许鹏,师华,王亚春.焦炉集气管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冶金自动化,1996,02:39-41.
[13]梁帅.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山东省区域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14]杨海泉.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软件工程,2014,硕士.
[15]徐南生,马衍伟.Li_4Ti_5O_(12)-石墨烯锂离子混合电容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InstituteofEnergyStorageEngineeringofthe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SocietyofChin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InstituteofEnergyStorageEngineeringofthe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SocietyofChina):,2014:1.
[16]张维宝,矫良田,李学宁.焦炭锅炉的研制实践[J].一重技术.2001(Z1)
[17]黄维.重庆地区小城镇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研究[D].重庆大学,环境工程,2014,硕士.
[18]付海滨.粒子群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2,硕士.
[19]刘颂威.美法陆上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情况[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8,06:2-17.
[20]刘新刚.民事判决书应系法官决策之载体[D].山东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1]左前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尘扩散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技术及工程,2014,博士.
[22]胡凯.内爆相关流体不稳定性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2013,硕士.
[23]王国才,刘栋,王希凤.营销渠道中双边专用性投资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06:85-94.
[24]鲁维佳.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D].上海大学,民商法学,2014,硕士.
[25]刘小蓉.美国侵权法上故意导致精神痛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民商法学,2013,硕士.
[26]王尚志.航空零件加工的表面完整性[J].航空工艺技术.1988(02)
[27]薛艳.上市家族企业权力配置与企业绩效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2013,硕士.
[28]郭道荣.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2003,硕士.
[29]陈敏.北京市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国家基本降糖药物覆盖率及达标治疗药品费用比较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内科学,2013,硕士.
[30]李晓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在H集团中的实施[D].西南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1]孙艳.纳米永磁材料的微结构与有效各向异性及矫顽力[D].山东大学,2008.
[32]本报记者张亦筑.2015年,我市将重点推进五方面科技工作[N].重庆日报,2015-01-28003.
[33]高家驹.小方坯连铸机及其工艺特点[J].四川冶金.1989(01)
[34]陆滟霞.MiR-200c-Sox2负反馈机制调节结直肠癌干性、生长和转移[D].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4,博士.
[35]王毅.卷烟制丝过程质量改进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
[36]金雪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J-TEXT锁模破裂预言编码[D].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2012,硕士.
[37]孔惠.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38]赵科莉,李铮,李皓,王梦迪,徐亚军.基于OPNET的多数据链组网设计与仿真[J].电光与控制,2014,09:61-64.
[39]赵庆伟.基于WSN的煤矿井下定位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2,硕士.
[40]首钢“网络-90”小组.首钢烧结机点火器温度微型机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5,01:16-21.
[41]陶钢.证券市场风险现状及管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
[42]陈炳阳.大花旋覆花内酯防治脑脊髓炎的靶标发现与验证[D].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化学,2013,硕士.
[43]周建波.试论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法学理论,2013,硕士.
[44]唐文献.KBE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支持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03.
[45]薛福珍,韩怀中,罗超.结合混沌预测的改进的OGY控制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2,05:536-540.
[46]李庆忠,顾汉章.地震记录中的转换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4,06:547-555.
[47]邵慧燕,刘宇.基于AHP的3G技术对农业信息化影响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
[48]张可.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儿科学,2012,硕士.
[49]丁晓庆.陈莹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2,硕士.
[50]张立见.激光标记自动跟踪引伸计控制系统的研制[D].浙江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4,硕士.

- 上一篇: 哈萨克斯坦翡翠的矿物学研究及成因解析
相关推荐
- Y公司南方十省小型车整车物流系统整合研究
- 12月05日
- 虚拟现实辅助遥操作机器人的非结构化环境建模研究
- 12月27日
- 荷瘤小鼠肝脏中髓源抑制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08月22日
-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研究
- 0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