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前处理活化工艺及其活化机理研究

钢铁材料前处理活化工艺及其活化机理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5-08-31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113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钢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腐蚀。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铁材料占总产量的1/5。对现代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可以危及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因此,钢铁材料的防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其抗腐蚀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涂镀技术优于其它技术,是保护钢铁材料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在世界钢铁产品总量中,涂镀产品约占1/10。而在钢铁材料涂镀过程中,表面前处理尤为重要,因为表面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涂镀层的性能和涂镀层的结合强度。因此,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钢铁预处理活化工艺。NaNO3阳极活化能快速去掉基体表面的氧化膜和溶出物,使基体表面受到轻微的刻蚀,金属晶格充分显露,从而使表面处于活化状态。基体经合适的活化工艺处理后,涂镀层和基体之间可以具有良好的结合力。NaNO3阳极活化同时具有化学活化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不易使基体产生氢脆现象和过度腐蚀,且装置简单、活化速度快、成本低及无污染等。本工作研究了NaNO3阳极活化退火45#钢、淬火45#钢和35CrMo合金钢表面的最佳工艺条件,用弯曲法和界面法评价了活化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活化后溶液pH值、基体表面组分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探究了NaNO3阳极活化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的机理。具体工作如下:1.退火45#钢涂镀前处理NaNO3阳极活化工艺及机理研究退火45#钢的组织结构是铁素体相(F)和珠光体相(P)的混合,其中珠光体相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由于铁素体相比渗碳体更易溶解,在不同的NaNO3溶液浓度、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和pH条件下,基体表面活化后的相面积比、组分和形貌不同,从而影响镀层和基体间的结合力。由实验结果知,NaNO3阳极活化退火45#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浓度200~400g·dm-3,温度30~40℃,活化时间5~10min,阳极活化电流密度5~10A·dm-2,pH值6.00~10.00。在此活化工艺条件下基体表面晶格重新裸露出来,达到一个最佳的活化状态,同时基体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强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铰链作用,从而使钨合金镀层和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结合力判断方法,为硬质合金涂镀其它基体材料结合力的判断提供依据。通过NaNO3阳极活化退火45#钢溶液pH值的变化、基体表面的活化效果及组分的变化,来研究NaNO3阳极活化铁素体和珠光体相的机理。2.淬火45#钢前处理NaNO3阳极活化工艺及机理研究45#钢经淬火后,组织结构主要为板条状和针状马氏体,还有少量残余的奥氏体。实验发现淬火45#钢在NaNO3溶液中更易活化,则在阳极活化退火45#钢工艺条件基础上选定NaNO3溶液的浓度为300g·dm-3,研究溶液温度、活化时间、活化电流密度、初始pH值对其表面组分及活化形貌的影响。通过观察镀层和基体间界面来判断各工艺条件下的活化效果,得出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pH值6.00~10.00、活化时间5min、活化电流密度为5A·dm-2,溶液温度为30~40℃。分析了影响钨合金镀层和淬火45#钢基体之间结合力的原因及NaNO3阳极活化马氏体的机理。3.35CrMo合金钢前处理NaNO3阳极活化工艺及机理研究35CrMo合金钢最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是850℃淬火,580℃回火,经该种方式处理过的35CrMo金相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铁素体基体中均匀分布着细粒状的渗碳体)。研究了该金相组织及合金元素在NaNO3阳极活化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用弯曲法评价结合力来说明各工艺条件的活化效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300~400g·dm-3,温度30℃,活化时间5min,阳极活化电流密度5~10A·dm-2,pH值6.00~10.00时。并根据溶液颜色和pH值变化、结合力情况探究其活化合金钢的机理。
【作者】靳素娟;
【导师】何凤姣;
【作者基本信息】湖南大学,分析化学,2013,硕士
【关键词】钢铁表面前处理;NaNO3溶液;阳极活化;结合力;电化学活化机理;

【参考文献】
[1]杨璇.住宅小区停车位归属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法律,2014,硕士.
[2]赵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3]郑琳.论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中外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2014,硕士.
[4]王小乐.盘锦海岸沙丘发育过程与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2014,硕士.
[5]顾忠伟,李小东,陈珊珊.知识仓库与数据仓库对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3,07:22-23.
[6]顾理琴.基于.NET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2011,硕士.
[7]纪春敏.痰瘀病理要素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4,硕士.
[8]蒋红波.长沙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公共管理,2013,硕士.
[9]葛滢,常杰,陆大根,岳春雷.杭州石荠苧生态学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01:15-23.
[10]殷松娜.SHP-1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临床兽医学,2014,博士.
[11]渠爱莲.60-6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训练对身体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2012,硕士.
[12]李泓坤.面向多模无线通信应用的模拟基带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1,硕士.
[13]陈龙.平原型乡村绿道规划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2014,硕士.
[14]乔立文.不织布在人参栽培上的应用[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6(08)
[15]徐金娜.基于leon3平台的软硬件协同验证环境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3,硕士.
[16]梁喜凤.番茄收获机械手机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
[17]顾镍.小米糠蛋白的酶法提取及性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工程,2013,硕士.
[18]段勇.YS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19]刘昶.基于数据挖掘的J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20]周生辉.中国民事诉状中通过互文性对信息的有效呈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4,硕士.
[21]倪魁文.基于P2P的分层车联网系统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14,硕士.
[22]王衬,毛黎娟,惠非琼,章初龙,楼兵干,林福呈,刘萍萍,陈霞,周会娜.不同氮素水平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定殖对烟草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4,05:76-81+98.
[23]朱光明,李桂花,张文波.VTI介质三分量井间地震观测波场数值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02:201-206+126+246.
[24]李素静.搅拌辅助交替沉积膜的制备[D].东北大学,有机化学,2010,硕士.
[25]单鹏飞.热声发电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26]王闪闪,王全杰,曲家乐.不同还原程度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13,04:35-38+46.
[27]张建邦.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法律,2004,硕士.
[28]冯岭.《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的深层阐释[D].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4,硕士.
[29]林琳.多模态语境下教学模态的有效选择与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11-112.
[30]刘亚萌.论夫妻忠诚协议[D].河北大学,民商法学,2014,硕士.
[31]韩宝航,祖胜臻.碳纳米材料的超分子表面修饰[A].中国化学会(ChineseChemicalSociet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ChineseChemicalSociet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0:1.
[32]张佳赟.M公司黑龙江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商管理,2014,硕士.
[33]胡倩.明代宗室的文化成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2013,硕士.
[34]丁仃.舒伯特艺术歌曲《山岩上的牧羊人》钢琴伴奏解析[D].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2012,硕士.
[35]王萍.ZBBZ厂薪酬体系再设计[D].四川大学,工商管理,2003,硕士.
[36]冷泽山.新型铜铟硫基多色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应用化学,2014,硕士.
[37]李国峰.海涂淡水养鱼对盐土改良的效果及效益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渔业,2011,硕士.
[38]陈思诗.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者社会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法律,2014,硕士.
[39]刘甲.多端二维系统的输运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2.
[40]吴雪慧.词汇注释与目的性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41]齐有斐.基于3G技术的新闻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2]郑德升.电站锅炉省煤器爆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动力工程,2004,硕士.
[43]袁兴红.相互作用势对模拟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D].安徽大学,理论物理,2004,硕士.
[44]卫志农,周奕,李阳林,韩宇,王丹.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动态状态估计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4:103-107.
[45]王新春.门户网站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提供决策支持系统方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硕士.
[46]曹刚.海底隧道开挖非线性流固耦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013,硕士.
[47]徐良婧.港口物流经济带动效应国际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学位),2013,硕士.
[48]高俊丽.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动态性[D].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4,硕士.
[49]焦文欣.河套地区积水地段公路路基基底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14,硕士.
[50]冯亮.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研究[D].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