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碳点的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碳点的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21 分类:开题报告 喜欢:3128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将纳米材料用于生物标记与诊断成像,是当前纳米科技应用于肿瘤医学新兴的研究领域,如何应用纳米材料独特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光、电、磁效应等性质来设计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肿瘤诊断分子探针,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是目前肿瘤医学对纳米科技提出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纳米材料要转化为医药产品应用于临床,其生物安全性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未制定出一套用于纳米材料评价特定的指导原则。多数纳米医药制品的安全评价依然采用常规毒理学的评价指导原则。已有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电荷及其表面修饰等性质均会对其生物学行为与生物效应产生影响。近年来一些纳米医药产品,经常规毒理学评价定为无毒,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因为检测到新的毒作用而被美国FDA撤出临床。常规毒理学越来越不能适应对纳米生物医药制品安全评价的要求。制定一套客观并能实时监测纳米颗粒在暴露过程中对机体可能得毒性作用的评价方法迫在眉睫,纳米毒理学所肩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碳点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颗粒,其粒径一般在10nm以下,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荧光稳定性。这种碳纳米材料具有传统荧光染料所不具备的诸多优良性质,如:荧光强度高、抗光漂白能力强、激发光谱连续等。此外,碳点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其表面的羧基易于进行生物偶联与功能化修饰。碳点本身不含有任何有毒元素,与半导体量子点相比,展现出卓越的生物兼容性和环境友好性鉴于上述诸多优良的理化性质,碳点极具制备肿瘤诊断探针的潜质,但是目前针对于碳点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却非常稀少,评价内容也不全面、不系统,对碳点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本课题承接了国家973项目——“应用纳米技术解决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中碳点(一种用于标记胃癌早期诊断探针的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评价研究任务,我们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价指南为基础和指导,参照国际化学物毒理学检测指南对碳点的生物学效应和致毒机制进行了系统性评价。研究内容包括:(1)碳点的理化性质表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度计等仪器分别对硝酸氧化法制备碳点的形貌、粒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荧光量子产率等参数进行了表征。(2)碳点的急性、亚急性毒性研究。分别选用BALB/C小鼠和Wistar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染毒,记录了受试动物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一般状况、食物利用率、体重、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3)碳点的遗传毒性评价。选用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受试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染色体畸变试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及骨髓微核试验四个组合试验对碳点的致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效应进行了测定。(4)碳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BALB/C小鼠作为模式动物,以尾静脉单次及多次注射的方式染毒,在给药后多个时间点,采用脾细胞增殖试验、淋巴细胞种类及亚群分析、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试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表达水平检测、免疫器官病理形态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碳点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其介导的免疫功能和相关免疫器官病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碳点的理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碳点的颗粒直径在5~10nm,紫外、红外光谱证实了碳点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基团,从结构上阐明了碳点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碳点随着激发光的不同可以发不同颜色的荧光,裸碳点在340nm激发,可以发射强的蓝色荧光,其荧光量子产率在0.85%左右。(2)碳点以单次静脉注射方式染毒对模式动物没有明显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动物的一般状况良好;食物利用率、体重、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出现异常变化;主要脏器无明显的病理改变。(3)遗传毒性组合试验评价结果显示,碳点在受试剂量内不能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生突变,对CHL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无明显的DNA损伤效应,不能诱发受试动物的骨髓红细胞发生微核突变,说明碳点无明显的遗传毒性。(4)免疫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点尾静脉注射单次染毒,在暴露早期,巨噬细胞被激活功能增强,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增加,但未见淋巴细胞种群与数量的显著变化,未诱发明显的免疫效应;但在染毒后第9天,碳点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提高IFN-γ与TNF-的分泌水平,增强Th1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碳点多次染毒,T淋巴细胞亦出现明显增殖,IFN-γ与TNF-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增加,且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上调。碳点的持续暴露作用诱发了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导致相关靶器官出现了可代偿的病理病变。本论文立题于当前极具挑战的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的试验,首次对碳点的生物安全性做了较系统、全面地评价。一般毒性与遗传毒性评价结果表明碳点在受试剂量内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免疫毒性研究结果显示,碳点在单次染毒时可以促进Th1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但在多次给药的情况下,碳点可诱发机体相关免疫器官发生可代偿的病理病变。上述试验结果为碳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及临床上的应用奠定了安全性实验基础。
【作者】高中才;
【导师】张英鸽;王玉霞;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2014,博士
【关键词】碳点;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免疫毒性;

【参考文献】
[1]王开君.朗科科技投资价值分析[D].厦门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2]袁晟.飞行器稳定装置集成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2013,硕士.
[3]鲁松涛.基于Internet的汽车电子远程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4]黄国军.水泥制造企业物流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5]赵玲玲.信息不平等相关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学,2013,硕士.
[6]马家驹.滚子凸度设计[J].轴承.1992(01)
[7]何洋.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命周期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2013,硕士.
[8]冯毅萍.石化生产过程多分辨率物流模型的建模方法[D].浙江大学,2008.
[9]康华.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和网络安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2,硕士.
[10]金贤华.绵羊BMPR-1B基因shRNA的设计与验证[D].新疆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2,硕士.
[11]陶连敏.改性脲醛树脂/金属磷酸盐保温发泡材料的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12]陈晓玲.苍南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农业推广,2012,硕士.
[13]郭薇,赵琦,祭程,朱苗勇,宋景欣,冷祥贵.板坯连铸温度场实时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冶金自动化,2007,02:49-52.
[14]熊玖林.新型富水热半导体材料耐久性与稳定性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4,硕士.
[15]陈桥平,蔡泽祥,刘为雄,曾耿晖.同杆线路跨线故障及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5:72-76+90.
[16]丁瑜.景德镇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企业管理,2012,硕士.
[17]刘隆和,曲力.双模寻的导引头可编程模式转换研究[J].飞航导弹.2003(05)
[18]张亚彬.三维非对易相空间狄拉克方程的求解[D].天津大学,理论物理,2013,硕士.
[19]王刚刚.渗渡复合处理摩擦磨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材料工程,2013,硕士.
[20]冉诗雅,陈超,徐灵钢,郭正虹.单宁与聚磷酸铵复配体系对聚丁二酸丁二酯的催化成炭作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11:107-111.
[21]许邦.褐煤及液化残渣共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工艺,2014,博士.
[22]苏丹丹,刘惠玲,王梦梦.施用粪肥蔬菜基地抗生素残留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15,01:117-120.
[23]张学智.风力发电系统风速测算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14,硕士.
[24]韩美子.祛胰抵胶囊改善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炎性因子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4,硕士.
[25]杨玉华,张辉,朱凯,戚兰君,崔冬梅.三取代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浙江化工,2013,11:29-31.
[26]李一梅.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团购客户端交互界面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2013,硕士.
[27]李文彬,郑宇,王晓鸣,房师欣.延时叠加震源对地表振动的数值仿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03:257-260+386+249.
[28]乔赵娜.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4,硕士.
[29]杨川.基于结构方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金融学,2013,硕士.
[30]李月娇.士大夫或基督徒—杨廷筠的基督教儒学[D].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2013,硕士.
[31]陈小珂.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A1盐络合物的制备及其鞣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2013,硕士.
[32]时蕾.建筑规范翻译中平行文本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翻译,2013,硕士.
[33]朱树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环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34]刘丽佳.金丝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药学,2013,硕士.
[35]李睿,钟章成,M.J.A.维尔格.毛竹的无性系生长与立竹密度和叶龄结构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1997,06:58-63.
[36]全林昌.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对大学英语教材适切度的评价[D].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7]向德全,宋浩.教学工作目标体系的灰色评价[J].控制与决策,2002,04:494-496.
[38]李贵元.神头二电厂500MW火电机组耗差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动力工程,2004,硕士.
[39]乔桥.论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诉讼法学,2014,硕士.
[40]范佑文.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光通信接收端光信号预处理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2013,硕士.
[41]张旭.志怪与汉魏六朝史学研究[D].西北大学,中国史,2014,硕士.
[42]苏继红.敦煌故城遗址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3,硕士.
[43]周健祥.基于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农业大学,2004.
[44]周忠尚.低碳钢晶粒亚微米化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1,硕士.
[45]程渤,浮花玲,杨国纬.基于工作流及集成中间件技术的电力信息一体化设计及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19:80-83.
[46]陈勇,谈宏飞,王勋廷,肖春龙,孟晟,郑小艳,徐璋.新型自启式垂直轴风力机[J].轻工机械,2013,06:72-75.
[47]杨婧.路基沉降全方位监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8]郑琛.现实与追忆—长安、金陵与唐诗人的都市文化心态[D].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49]周峰峰.夏桑菊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D].济南大学,药物化学,2012,硕士.
[50]刘洪垒.海底隧道建设BOT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法律,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