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故根源的冶金企业员工安全行为能力测量与评估研究

基于事故根源的冶金企业员工安全行为能力测量与评估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31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999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我国冶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冶金企业在建国后占据了我国工业的重要地位,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呈现出了规模较广、后果较大、损失较重的特点,近几年来大型冶金企业发生的工亡事故依然居高不下。从企业安全生产与“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看,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布局、生产品种和技术装备,要解决员工伤亡事故的安全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人—机—环境”系统而言,关于“机”方面,国家及行业法规、标准及规程已经为冶金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做出了规定,只要切实执行和良好的管理就能保证物的安全状态,其次“环境”方面,通过观测也是可以提前预防和制止事故直接发生,所以更多的员工伤亡事故的研究锁定到了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人”,因为员工很难做到整齐划—的标准,所以员工个体安全一直是企业抑制安全生产事故关注的重点。由于企业员工个体安全与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个体习惯和性格、个体心理等影响因素交织在一起,更显示出其的复杂性。其中,员工所处社会的发展又主导着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所以在分析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时不得不锁定由社会的时代发展影射出的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问题,经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点:1、员工队伍中存在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大多数大型冶金企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建设的,在国家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也伴随着国家的步伐进行着各项改变。国家这三十多年最重要的现象是人口流动速度在逐年加快。这些农民工主要从事矿山、建筑、制造业和密集型劳动产业的高风险的劳动,在冶金企业的各个工作岗位上不乏看到“农民工”,他们正在经历着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2、员工队伍中“80后”、“90后”员工的加入冶金企业在前进道路中一直伴随着新员工的加入,“80后”、“90后”新毕业大学生员工成为了不得不关注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家境,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艰苦”、“朴素”等类似词汇亲身体验经历缺乏。他们的加入虽然使得员工队伍更加有活力,但是不得不承认“80后”和“90后”是有着鲜明特点的,而且这些新加入的高学历人才,除了少部分在技术管理岗位,大部分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除此之外还有冶金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年轻化等问题存在,面对当前冶金企业员工的特点,以及当下冶金企业员工作业方式,针对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研究需要更系统的思考方式,更细致的分析思路,更到位的研究方法。事故致因理论探讨的是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而事故与“人—机—环境”具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挖掘很难达到完整性、明确性、准确性。然而事故的相关关系的根源分析中,事故完整的相关关系能较易获取,并且能更充足的展示“人—机—环境”系统与事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其强弱程度,对于全面认识事故以及准确预测事故都不乏是个不错的角度。因此基于事故相关关系的根源分析上的围绕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测量、趋势及特征、评估及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更能从多角度增强企业的安全水平。论文以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为研究对象,以事故根源的相关分析为理论基础,结合某冶金企业历史事故统计资料,通过与测量问卷的相互验证,研究事故与“人—机—环境”相关关系,同时基于“人—机—环境”与事故互动模型构建,研究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趋势和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评估和提升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历史数据分析研究以事故根源的相关关系分析为理论指导,从描述事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基本角度出发,对该冶金企业2001年至2011年的11年区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333起,411人,主要涉及了该冶金企业的硅钢、炼铁、冷轧、烧结厂、能源动力总厂、轧辊公司、电气公司、工业炉、炉窑公司、轧板厂、焦化公司、物流管理公司等50个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分析,分析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对事故资料进行收集,同时针对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锁定,即年份、月份、日期、时点、事故地点、事故类别、年龄、工种、工龄、伤害程度、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17项分析因子进行,采用了假设检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以事故根源分析为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高危环境与事故的关系、人的生物钟和人体三节律与事故的关系、高危工种与事故之间的关系等。研究结果发现冶金企业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产生了高危岗位、高危作业和高危工艺,这些也同时是事故高发、频发之处,更应重视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冶金企业的工业流程及技术决定了员工的作业方式,然而人的生理规律是配合冶金作业方式的硬极限,在“人—机—环境”三者协调基础上更应加强人的生物钟以及体力、情绪和智力的最优化。2、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测量问卷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安全技术对个体安全行为影响研究问卷》和《企业组织管理对个体安全行为影响研究问卷》,对冶金企业现场883份问卷,从安全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来阐述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影响以及影响强弱等内容,对调查员工社会属性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受教育程度、工龄、职位等内容作为员工基本状况,分析了安全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员工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其中,问卷的设计和编制经过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检验,认为是结构一致的、可信的;安全技术对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表现出了不同水平,该冶金企业员工的作业环境安全意识较好,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其次,安全设备使用方面一般;企业组织管理对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影响方面,使用五个方面来考察,当前,冶金企业员工对这五个方面表现出了不同水平,对冶金企业员工的个体安全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上层安全支持;其次是安全管理者对基层员工安全影响;再次是安全制度对个体员工安全影响;第四位是奖惩手段;最后是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影响;对该冶金企业问卷调查进行打分计算,得到针对目前的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及良好之间,大部分在中等状态,但也有一部分还处于合格状态。安全技术、企业组织管理分别对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应更加关注未婚、刚参加工作的、年龄在31至40岁的员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中层管理者;员工属性中“农民工”、“80后”员工、知识型员工、婚姻美满员工、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对该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的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3、基于人机环仿真模型构建下的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趋势与特征研究为表征和描述某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微观个体行为和员工群涌现出的宏观行为,借助多主体仿真思想,使用NetLogo软件,通过定量化描述各种安全措施影响下员工与员工群体作业行为的变动,来揭示员工行为与该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响应关系,从而建立由员工视角出发的研究该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研究,其一是间接展现,即简单环境下个体安全行为能力通过作业风险中的环境风险和设备风险的征服情况进行了展现,其二,即复杂环境下,企业采取改变安全培训密集度和安全管理严厉度来影响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同时通过改变员工中高、低员工人数来影响员工群克服作业风险情况;建立的“人—机—环境”系统较好模拟了该冶金企业员工作业特点,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安全培训密集度和安全管理严厉度等手段来影响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从而影响员工群整体征服作业风险的能力,安全管理者可以按照员工特点来对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的节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效力;整个仿真系统,微观个体和宏观群体交织,直接和间接相互验证,再一次证明了多主体仿真在安全学中的应用价值。4、冶金企业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评估及提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参与,现代作业现场上的安全管理控制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员工作业行为越来越呈现出空间多维化、时间实时化,作业隐患多元化、发展多样化等新的特点。展开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评鉴工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水平以及深入开展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研究。针对员工个体与群体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多个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评估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了分析。员工如何提高个体安全行为能力,采取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去训练个体安全行为能力,一直是困扰安全管理者的实际问题。论文对企业现有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找出其缺点,提出了以岗位作业为根本的岗位作业分解训练法,并应用于该冶金企业的烧结厂,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研究体现了以下意义:1、安全学是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中发展起来的,面对安全生产事故,一直以来侧重于从本质上阐明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如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人因失误论、轨迹交叉论等十余种事故致因理论为安全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随着工业技术文明的发展,对安全生产事故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注重事故的细节,不仅要重视事故的逻辑发展的因果关系,更应注重“人—机—环”与事故的相关关系。对生产事故的追根寻源,用系统的、动态的思想,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开展相关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更能发现新问题。2、冶金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还要由人来设计、制造、操作、维修,人在系统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更加重要和突出,一旦因人的失误导致的事故,所产生的损失比任何时候都惨重。但是,在系统中作为主体的人,由于其生理、心理、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其可靠性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从冶金企业历年来的各类工伤事故中,约有90%以上事故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因素。因此,开展针对员工个体安全行为能力的研究,是从深层次上改善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科学工作。3、从能量的角度讲,安全生产系统处于稳定态时,其能级最低,从运动角度讲,是安全生产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渐变。冶金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劳动力短缺及劳资矛盾,以及整个社会生存观的深刻巨变,对安全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的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观已经扩展为生活与生存安全观,关注员工个体的发展和生存空间,满足员工个体发展需求,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者】段瑜;
【导师】赵云胜;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事故根源;冶金企业;个体安全;人机环;NetLogo;评估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辰晨.“优容”口腔护理020电子商务平台商业计划书[D].浙江工商大学,国际商务,2013,硕士.
[2]翁雪梅.浙江鞋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学,2012,硕士.
[3]沈小娟.HT集团投资运营商业保理公司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4]尹向乐.贵金属及其与TiO_2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电分析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2014,硕士.
[5]张晓燕.高速铁路列控信号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6]马涵彬.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国际贸易学,2010,硕士.
[7]张益铭.短链神经毒素Cobrotoxin对小鼠背根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及其离子通道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神经生物学,2012,硕士.
[8]何玮.杭州市经济普查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
[9]王瑞.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3,硕士.
[10]王大为.对面部表情不敏感的三维人脸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4,硕士.
[11]汪潇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经济法学,2012,硕士.
[12]陈振学,常发亮,刘成云.基于特征显著性的多特征融合车牌定位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0,12:1909-1912+1916.
[13]霍艳霞.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社区救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2012,硕士.
[14]侯蒙学.同步卫星业务自动检测运行系统的设计[D].内蒙古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15]肖云辉.中级汉语水平蒙古国留学生篇章偏误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2,硕士.
[16]李刚.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机动平衡研究[D].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4,硕士.
[17]余向京.武汉市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硕士.
[18]赵明娜.基于灰色聚类的绿色住宅区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评价[D].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硕士.
[19]陈星.基于ABAQUS的冰雹撞击有限元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20]吕波.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2004,硕士.
[21]李军.醇酸丙烯酸杂化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2013,硕士.
[22]王承民,刘涌,蒋传文.电力市场均衡与网损分摊[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06:35-38.
[23]蒋成彬.可靠性试验周期的设计——舰船产品可靠性验证试验问题讨论[J].舰船科学技术.1993(03)
[24]刘月峤.应用微生物驱提油页岩中页岩油的研究[D].吉林大学,环境工程,2012,硕士.
[25]任小琳.XSK公司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4,硕士.
[26]闫彤,杨剑,陈书燊,梁佩鹏.基于ICA和图论方法的脑电β波静息态功能连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
[27]王阿敏.ZL102表面化学复合镀Ni-P-SiC工艺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28]徐正伟,郑兰芳,吴成柯,陆心如.基于特征匹配的目标实时识别[J].自动化学报,1993,04:428-432.
[29]王玲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技术方案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2014,硕士.
[30]贾舒.利用天然anti-Rhamnose抗体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D].山东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硕士.
[31]蒋燕君.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功率变换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2]孙清玉.喷丸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工艺控制[J].航空工艺技术.1992(04)
[33]李培培.对特德·休斯自然诗歌的历史视角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4,硕士.
[34]李小伟.贴片元件几何尺寸精密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4,硕士.
[35]李敦浩.铝弹发射机的计数装置[J].冶金自动化,1983,02:52-53.
[36]张春,王敏秋.第12课时:2012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述评[J].初中生世界,2012,Z9:63-67.
[37]杜浩.A汽车公司供应链物流总成本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38]刘羽菁.基于GIS河流水质综合评价DSS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3,硕士.
[39]秦帅.华清嘉园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40]李万红.激光跟踪仪高精度测角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光电信息工程,2014,硕士.
[41]张晓燕.3D游戏视频基于“Swiich”软件实时编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2]孙海霞.当代女画家的蝴蝶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43]邓思媛.“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的税收公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管理,2012,硕士.
[44]祁立.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D].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硕士.
[45]沈军.民国时期中学外国史教科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46]秦娥.肺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检测的研究[D].浙江大学,内科学,2004,硕士.
[47]王盛园.基于国产燃油物理—化学特性的油箱可燃性评估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2012,硕士.
[48]朱燕鸥.钻头—月壤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工程,2014,硕士.
[49]曹军.三晋两周地区东周车马器研究[D].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14,硕士.
[50]张鹏鹏.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超市CRM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