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云端知网免费入口

师大云端知网免费入口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0-05-24 分类:论文 喜欢:1884
师大云端图书馆

临近毕业,研究生都要制作各种类型的PPT,例如开题报告PPT、毕业答辩PPT、求职PPT等。其中开题报告PPT是用在开题报告会上,主要是向导师报告自己的准备情况与研究方案,而导师则会根据报告内容,对学生的研究方案提一些可行性建议,确保研究计划的顺利进行。如果表达不够准确清楚,很容易造成导师判断偏差,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PPT的制作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要想做一个简单明了又表达完整的,还是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本文就结合实例范例,谈谈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PPT该怎么写。
师大云端图书馆
1.开题报告PPT的格式建议
(1)ppt模板的选择
模板以简单、淡色为主,字体一般选择黑体、宋体两种,避免出现过多图画符号等设计效果,也不要用太艳丽的色彩。但要注意,也不能不做任何修饰,只用白底黑字的效果,会给人“很懒”的印象。
(2)字号选择
开题报告的PPT要给很多人看的,为确保清晰度,字体不能太小,通常在32以上。常用字体格式标准:大标题48,小标题40,正文36。
(3)表格及结构图的使用
PPT中遵循图文结合,图表优先的原则。能用图表的地方尽量用图表,配合适当的文字,使表达清晰明了。
(4)时间及篇幅
时间要控制在10-15分钟,而篇幅一般控制在15-20页,包括:描述研究目标(1页)、阐述研究价值或者研究意义(1页)、主要的研究内容或者关键技术(2页)、实施方案(10页以上)、感谢(1页)。其中实施方案是主要内容,应当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或者设计思路,并说明准备用什么方法实现。
(5)内容要求
PPT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多数内容只用关键词就行,无需详细描述。原则上不能出现大段的文字,每页中的文字不超过10行,每一行为完整的句子。如果情况特殊,需要用2-3行才能表达清楚,则要避免词汇的拆分。例如有“分析”这个词,不能“分”是这一行的最后一个字,而“析”是下行第一个字。
师大云端图书馆
2.开题报告PPT的内容
从内容上分,开题报告PPT主要包括以下5部分:
(1)首页内容,一般写论文题目、报告人姓名、学号、导师姓名等。这部分要注意格式,上下字体一致,左右对齐。如果题目过长,可以分两行并使用居中对齐。
(2)主要是对将要讲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让听众明白哪里是主要内容,哪里是核心问题。方便听众做准备。如果缺少了这部分,听众容易错过重点,也不利于报告时间的把控。
(3)介绍研究内容与相关研究进展。由于此部分内容多是采用文献综述方式,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选择重要的、最新的内容,可以让导师觉得你做的准备很充足。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相关行业进行仔细研究,保证内容是最新的。如果写的最新研究成果被指出已经被推翻,不仅自己尴尬,研究意义也会被质疑。
(4)此部分为PPT的核心内,包括以下内容:
①研究的目的,建议用1页篇幅专门论述。很多同学的选题是导师给的,并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个课题。但是经过准备工作,已经对这个课题有深入的了解,在开题报告中也应该写清楚研究目的。
②研究的内容,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
③技术、方法,最好采用图表的形式表达。
④可行性分析,从自己已经完成的研究和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考虑。
⑤预期目标,希望达成怎样的研究成果。
⑥难点,写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已经准备如何解决。
(5)进度安排。这一部分要用表格的形式表达,以“天”或者“周”为单位,时间跨越度在3个月以上。
(6)感谢。最后1页可以只用“谢谢”两个字,但一定不能缺少。这是一种礼貌,很多专家导师都很在意这部分。
师大云端图书馆
3.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PPT一定要简洁、直观、大气。如果对PPT制作不熟练,一定要先看相关教程,不能“赶鸭子上架”,敷衍了事。
(2)做完PPT后要认真检查,避免错字、病句等问题出现。
(3)可以和同学们多交流,相互给出修改意见,从而把握好每一部分的安排与表达。
师大云端图书馆
人物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师大云端图书馆
一、选题背景
选择人物纪录片为研究课题,是源于笔者个人内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而这份情感是源于笔者学习纪录片以来所得到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是从影片和理论著作中,更是从导师那里受到的影响。在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中都加进了“人”的内容,但不一定都是在表现“人”,“人”往往只是作为一种符号或添加剂,而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中,纪录和表现着人的行为方式、人的心理、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命运,人是一个具体的、可感的个体化的人。人物纪录片中,人作为个体化存在具有一种现实感,这种现实感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时间、环境、事件以及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人的真实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现实生活才能以审美对象的资格进入到艺术创作中。在艺术创作中,以个体人的具体存在去表现或象征群体和社会的问题,《北方的纳努克》把一个人类学的内容浓缩于表现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人只有在具体的现实存在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正如尼采所说的“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①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只有通过个体的行为和命运才能寓于审美价值的因素之中,进而获得审美意义。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情感不仅能够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震撼力,而且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情感可以使人物更鲜活、更饱满。人物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一些人物的生存状态,还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诉求,进而揭示人性的深度,为观众呈现人物的生命意识中所孕育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
师大云端图书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前人对情感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对于人物纪录片中情感表达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选择人物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物纪录片发展历程中情感的特点为基础,以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物纪录片作品为例证,通过对国内外重要的作品分析,论述人物纪录片创作中情感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演变。如今,在多媒体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大众的娱乐消费给人物纪录片创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人物纪录片不仅要表达真实的情感,还要追求审美价值。因此创作者要懂得运用视听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情感,例如光影的造型和变化,画面的取景与构图都可以传情达意,以及色彩、时空结构、场面调度、摄影机的运动等,这些都是镜头语言最重要的造型元素,有利于使人物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可视性和可感性。前任对于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的研究极少。本论文有一部分是关于镜头语言在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分析。希望能够为人物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也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关注人物纪录片,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希望通过此次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能够给创作者更多的启示,能够对人物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的问题有深入的体悟,深化创作者对拍摄对象的看法和认识。第三个方面是人物纪录片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文献价值。不仅如此,人物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是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共存,以及对传播国家形象、民族文化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师大云端图书馆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2000 年 6 月,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论文《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①,这篇文章主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详细论述人文关怀在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形式、选题、策划、采访和后期创作中的体现。2013 年 6 月,扬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论文《人物纪录片风格形成研究》②,这篇文章主要从人物纪录片的主题、叙事结构、画面造型、人物表现、风格形成几个方面来阐述人物纪录片,其中画面造型只是粗略概况,而几乎没有涉及到情感表达。钟大年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走向探踪》③一文中提出纪实主义作品应有以下特征:一是人的主题,“人的主题是不可少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对象才能以审美对象的资格进入到创作对象的范围之中”。二是个体化的对象,“在许多电视片中,人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添加剂,是作为演绎某种抽象内容的论据,然而艺术创作的人……应是个体化的人”。三是情感化的表现。他认为纪录片中的情感应是物化的,“要与外在现实相联系……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创作者与表现对象融合为一、主体完全客体化的境界”,这才使作品有艺术感染力。四是情节化的叙事,这要求在特定的现在进行时的时空中去表现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五是纪实性的风格,“再现事物发展之逼真效果,赋予真人真事以运动发展的意义”。任远在《人物纪录片的观念》①一文中作者具体是从表现真实时空中的人,表现行动中的人,摒弃无所不知的神的姿态,赋予纪录片独立的品格,把对人的描述上升到审美和思维的高度这几个方面来谈人物纪录片的观念问题。这一观念是值得借鉴的,也是笔者在分析情感表达问题时的有力依据。李立群的《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思考》②一文主要探讨了创作者的情感投入,纪录片的时间跨度,人物个性化的展示,提炼和突出主题。作者认为创作者对所拍摄人物的情感,会从他在片中对这个人物命运主题的把握以及细节的运用倾泄出来。这种情感的投入还要求,创作者与被拍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文章中作者只是片面的提到了创作者的情感,对于如何表达人物情感,作者没有论述。崔亚正的《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思考》③则是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的:(1)、理性分析认识,感性观察捕捉。(2)、强化视觉语言刻画寓意抒情。(3)、增强效果对比强化整合统一。文章中作者提出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文章强调了视觉语言,而忽视了声音作为语言的表达作用。闫伟娜的《纪实类电视节目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初探》④一文中,从创作的角度去详细探讨人物形象的各种表现手法,其中包括以事立人、多元视角、捕捉细节、以情动人、突出个性。文中对人物形象的情感性表现手法列举了情节、特写、空镜头、慢镜头和定格画面。作者对多元视角的分析——主观视角、客观视角、主客观交叉视角、多视角表现,不太详细,缺少例证分析。虽然文章中列了很多情感性表现手法,也提及了一些镜头的使用方法,但是没有对镜头语言做完整的分析,比如忽视了声音,光影和色彩等元素。刘立红的《浅谈人物纪录片中“微环境”的运用及作用》⑤提出微环境可以折射大环境,用微环境来渲染气氛,还能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表达创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苏珊 朗格在《情感与形式》⑥和《艺术问题》⑦这两部作品中朗格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美学思想。情感是朗格美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幻象、符号、生命形式等诸多范畴,进而阐述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情感在各门类艺术形态中的具体表现。刘静的《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①提出纪录片依靠情感表达来打动观众,而构成情感的因素表现在人物、环境、人际关系、事件、创作者的态度等,其中“亲历者的情感主观表露”,“环境对情感的客观衬托”,“创作者的情感寄托”做了详细阐述。作者认为纪录片中情感表达的方式还可以从细节、镜头语言、巧设悬念这三方面入手,但是作者的阐释的明显不足。李劲松在《电视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方法》①一文中指出,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是艺术构思的基点,作者认为纪录片在情感表达方法上,分别提出纪录片中人物语言、事件、自然景物、解说、字幕、细节这五种方法进行情感表达。杨新的《纪录片的情感表达》②则从长镜头、细节、同期声、后期制作这几方面对情感表达做了阐述。张贤倩在《多元化视角下纪录片的情感表达》③中首先对纪录片情感表达的概念进行解析,认为纪录片中的情感表达是基于客观存在的真实,而且情感表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在创作者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其次作者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做了阐释,最后又对情感表达的元素体现做了细致的概括,从长镜头、细节元素、结构的悬念设置以及节奏的重要性这几方面进行说明。李一君的《解析纪录片<京剧>中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④一文主要从影片《京剧》分析解说词、修辞手法:象征与对比、声画关系、再现手法这几点是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其中在作者谈到修辞手法时,提出运用象征符号和剪辑来表达。以上这些文章对情感表达的解析是值得笔者借鉴的,但是这些文章都缺少对视听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的完整阐释。
师大云端图书馆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文献调查法:通过搜集、鉴别、分析、整理文献来获取资料,从而全面、正确的了解研究对象。
2.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影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分析有代表性的人物纪录片作品,厘清其创作手法以及情感表达的形成过程。
3.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过去与现在人物纪录片不同的情感表达及成因;对比分析中国人物纪录片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情感表达。
4.归纳总结法:从历史发展角度归纳出人物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方式。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师大云端图书馆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绪论 7-16
一、 选题的源起 7
二、 选题背景和依据 7-9
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9-10
四、 文献综述 10-15
五、 研究方法 15-16
第一章 人物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16-22
第一节 人物纪录片的界定 16
第二节 人物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16-22
一、 国外人物纪录片的发展 16-18
二、 中国人物纪录片的发展 18-22
第二章 情感表达在人物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22-28
第一节 情感的定义 22
第二节 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22-24
第三节 真实与情感:人性的真善美 24-25
第四节 纪录下的表象与人物内在情感的统一 25-26
第五节 情感与理性的平衡统一 26-28
第三章 人物纪录片作为“人”的情感表达 28-36
第一节 个体与人性 28-29
第二节 创作者、人物、观众三者之间的情感表达关系 29-36
一、 弗拉哈迪的交友式 29-30
二、 直接电影的旁观式 30-31
三、 真实电影的参与式 31-32
四、 西方新纪录电影的自省式 32-33
五、 中国新纪录运动——关注底层人物 33-34
六、 对人物的挚爱——新现实主义 34-36
第四章 镜头语言在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6-54
第一节 镜头语言:画面造型 36-40
一、 构图 36-37
二、 场面调度和长镜头 37-39
三、 时空—过程 39-40
第二节 镜头语言:声音构成 40-43
第三节 镜头之间的关系:剪辑与节奏 43-45
第四节 视点策略与情感表达 45-47
第五节 情感物化与情感表达 47-51
一、 细节 47-48
二、 环境与情境 48-50
三、 矛盾与故事 50-51
第六节 真实再现与情感表达 51-54
结论 54-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58
师大云端图书馆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法]巴赞 著,《电影是什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年。
2、[美]尼克·布朗 著,《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年。
3、[德]鲁道夫·爱因汉姆 著,《电影作为艺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
4、[德]鲁道夫·爱因汉姆 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年。
5、[美]比尔·尼柯尔斯 著,《纪录片导论》陈犀禾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年。
6、[美]路易斯·贾内梯 著,《认识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
7、[美]赫伯特·泽特尔 著,《图像 声音 运动》,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年。
8、[法]马塞尔·马尔丹 著,《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年。
9、[德]鲁道夫·爱因汉姆 著,《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 年。
10、[乌拉圭]丹尼埃尔·阿里洪 著,《电影语言的语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年。
11、[英]格里高里 著,《视觉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美]斯坦利·索罗门 著,《电影的观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年。
13、[美] 苏珊 朗格 著,《情感与形式》, 刘大基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克尔 著,《电影的本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年。
15、[匈]巴拉兹·贝拉 著,《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
16、[匈]巴拉兹·贝拉 著,《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
17、[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18、[法]吉尔·德勒兹 著,《电影Ⅱ:时间—影像》,谢强 蔡若明 马月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年。
19、[美]迈克尔·拉毕格 著,《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何苏六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0、[美]埃利克·巴尔诺 著,《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年
21、[美]鲁道夫·爱因汉姆 著,《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年。
22、[法]克里斯蒂安·麦茨 著,《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3、[法]克里斯蒂安·麦茨 著,《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年。
24、[法]让·米特里 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崔君衍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年
25、[法]让·米特里 著,《电影符号学质疑》,方尔平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
26、[美]沃尔特·默奇 著,《眨眼之间——电影剪辑的奥秘》,夏丹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年。
27、宋 杰 著,《纪录片:观念与语言》,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8、宋 杰 著,《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年。
29、周传基 著,《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年。
30、单万里 主编《纪录电影文献》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年
师大云端图书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