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9-09-15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1378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背景及目的:研究已表明应激性血糖增高与患者预后及死亡率呈正相关,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性血糖增高,有研究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但是越来越多关于强化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在4.4-6.1mmol/L(80-110mg/dl)]的研究发现低血糖发生率亦明显增高,随后有人提出改良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并发现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较强化组未见差别,但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一特殊的亚群,血糖控制水平尚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最佳的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其安全有效性及其相对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代谢、病死率、感染率、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比率、机械通气时间、危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30天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187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在获得家属知情同意后,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控制在6.1-8.3mmol/L(110-150mg/dl),常规治疗组当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时始用胰岛素,将目标血糖控制在8.3-10.0mmol/L(150-180mg/dl),维持1周后将血糖均控制在8.3-10.0mmol/L(150-180mg/dl)。结果:改良强化胰岛素组的总体院内感染率明显少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20/43(46.5%)vs.35/52(67.3%),p<0.05]。低血糖在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发生1次和2次,分别发生于1个患者,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常规组血清白蛋白下降较改良强化胰岛素组明显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77/6.96,p<0.05)。改良强化胰岛素组患者的N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未见明显差异(14.28/17.60vs.15.13/18.29,p>0.05)。接受改良强化胰岛素组患者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的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比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16/43(37.21%)vs.31/52(59.62%),p<0.05],但开始时间、时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06/5.48vs.14.56/14.81,p>0.05)。两组间机械通气开始时间及时程相似(3.94/15.63vs.5.34/16.24,p>0.05)。接受改良强化胰岛素组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13/43(30.23%)vs.20/52(38.46%),p>0.05],两组间30天神经功能预后无差异(3.3vs.3.72,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血糖升高的患者动态监测血糖变化,静脉应用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是安全的。将血糖控制在6.1-8.3mmol/L(110-150mg/dl)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可能是最适合的血糖控制水平。改良的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白蛋白的下降、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时间,而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但不能减少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短期神经功能预后(30天)及住院时间。
【作者】赵盼盼;
【导师】孙莉;
【作者基本信息】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4,硕士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症;血糖;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常规胰岛素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洪峻,李迅,马宏绪.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MAC协议[J].控制与决策,2010,06:873-878.
[2]李东勇.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2004,硕士.
[3]李帅.模拟电路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虚拟实验开发[D].沈阳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2,硕士.
[4]于江珍.连锁董事联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会计学,2013,硕士.
[5]韩朝霞,孙方遒,谷爱军.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静力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4,01:1-5+11.
[6]朱晓艳.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D].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7]刘东山.铁基软磁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包覆层热稳定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8]徐玲玲.集群式供应链横向企业间的协同网络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9]彭高义.多用户web浏览器共享和远程协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硕士.
[10]苏珊.面向入侵检测的聚类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陈军.公安机关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1,硕士.
[12]黄海凤,凌玮,金丽丽,王庐云,卢晗锋.负载型Cu-Mn-Ce催化剂燃烧VOCs反应的载体效应[J].中国稀土学报,2012,03:295-300.
[13]高猛.工程机械发动机自调角节能冷却风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2,硕士.
[14]叶丽.集群企业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估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产业经济学,2012,硕士.
[15]黄发元,何自力.马钢2500m~3高炉冷却壁破损分析[J].炼铁.1999(03)
[16]韦士仁.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发展战略的思考[J].铁道运营技术.1996(02)
[17]赵世强.新型集电器在本钢电力机车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5,03:104-107.
[18]郑颖.结合泛读课教学实践谈法语语料的搜集[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1:73-74.
[19]高春娟.油菜素内酯(BR)对番茄叶片气孔运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蔬菜学,2012,硕士.
[20]胡红琳.RESISTIN基因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内科学,2004,硕士.
[21]陈晓敏.Scinderin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D].宁波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4,硕士.
[22]鲁滕菲.数字影视产品发行新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2,硕士.
[23]何媛莉.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24]徐静静.试论夫妻财产制度[D].复旦大学,法律,2012,硕士.
[25]陈桂佳.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SC切石英晶体板高频振动的有限元分析[D].宁波大学,工程力学,2012,硕士.
[26]梁肖月.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4,硕士.
[27]王晓永.黑龙江省依兰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地质工程,2012,硕士.
[28]陈震.混凝土拆除装置的动力学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29]张德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地震资料处理会议在涿州市举行[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8,06:718.
[30]吴康迪,黄昌利,胡思康.2004年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总体态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03:21-23.
[31]陈全德.基于ERP的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软件工程,2014,硕士.
[32]龙浩.矿井提升机变频并联驱动系统谐波环流抑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33]秦辉.带收缩水道的沉箱防波堤兼owc装置结构形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13,硕士.
[34]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4,硕士.
[35]刘丽.南昌市露地宿根花卉引种与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园艺,2012,硕士.
[36]陈浩.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弹塑性分析[D].南昌大学,结构工程,2012,硕士.
[37]孔五艳.MQAM信号调制识别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38]王庆军.传播学视野下的农民话语权研究[D].辽宁大学,传播学,2012,硕士.
[39]周汭.上海冠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D].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40]艾军.面向移动终端的Web内容适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4,硕士.
[41]白邈.益气通腑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2013,硕士.
[42]胡文娥.小肽制品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养殖,2003,硕士.
[43]邓良.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湘潭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44]蔡丽宾.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模式分析[D].厦门大学,法律,2014,硕士.
[45]杨怀霞.韩国在华中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文化融入动机研究[D].山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硕士.
[46]屈荣.企业对农民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对策[D].河北经贸大学,伦理学,2012,硕士.
[47]李勇.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2013,硕士.
[48]蔡悦韵.中国人寿保险企业效率分析[D].厦门大学,数量经济学,2014,硕士.
[49]胡蕾.英语学习词典中形容词源强化词的处理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50]宗华.基于视觉和传感器融合的移动可视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