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及吡喹酮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共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及吡喹酮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8-03-02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10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第一部分吡喹酮衍生物DW-3-15、P96及P96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虫期及性别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目的:观察两种吡喹酮衍生物DW-3-15、P96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及雌、雄成虫生物学效应,初步探讨9种P96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生物学效应。方法: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16d及第5w肝门静脉灌注法分别收集童虫与(雌、雄)成虫,加入不同浓度的DW-3-15、P96及其异构体、青蒿琥酯(Art)、吡喹酮(PZQ)于DMEM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2h,观察虫体死亡率及活力降低情况。结果:两种PZQ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均有较好的杀虫效应。抗童虫效应:DW-3-15和P96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童虫的存活率分别为33.3%和25.0%,活力降低率为71.1%和91.7%,50μmol/L的Art作用于童虫,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42.9%和59.5%。抗成虫效应:DW-3-15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分别为20.0%和41.9%,活力降低率为93.3%和82.9%;P96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雄虫全部死亡,雌虫有33.3%的存活率;PZQ15μmol/L作用雄虫和雌虫时,存活率分别为11.1%和37.8%。9种P96异构体抗成虫作用浓度为100μmol/L时,只有P96-3作用后,虫体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60.0%和77.8%,抗童虫作用浓度为50μmol/L,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44.1%和66.7%。结论:两种PZQ衍生物体外具有一定的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效应,均优于Art,其中以P96抗童虫效果更好。两种化合物及PZQ对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作用后,均显示雌虫对药物耐受性较强,而雄虫较敏感,杀雄虫效果优于雌虫。对P96的9种异构体抗虫效果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抗虫效果不明显,不如P96。第二部分PZQ衍生物DW-3-15与P96对不同动物模型体内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的观察目的:观察两种PZQ衍生物对感染小鼠和家兔体内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杀虫效应。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于虫体不同发育时期(3d、14d、35d),以200mg/kg剂量经灌胃给予DW-3-15、P96、Art和PZQ,连续5d,停药后3w解剖小鼠,计算减虫率。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于第2w和第4w给予不同剂量(150mg/kg、300mg/kg)P96,顿服,于1w后各重复治疗一次,于感染后第10w,剖查虫荷数,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小鼠实验:童虫与成虫经DW-3-15、P96和Art作用后平均检获虫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DW-3-15和P96对3d、14d童虫期减虫率分别为64.0%、56.2%和69.1%、70.4%,Art对3d、14d减虫率分别为66.5%、67.4%,两种化合物和Art作用童虫后减虫率均显著高于PZQ组(22.2%、18.0%)(P<0.05);DW-3-15、P96和Art对35d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81.1%、82.8%和51.1%,低于PZQ组(95.7%),DW-3-15、P96组与PZQ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种P96异构体抗14d童虫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剂量为200mg/kg/只时,P96-3的减虫率达到60.0%,与P96相似(76.4%),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抗童虫效应。.家兔实验:家兔于感染后第2w、第4w分别给予150mg/kgP96顿服,于1w后各重复治疗一次,减虫率分别为25.3%和65.2%,减卵率为30.5%和84.0%,在相同感染后时间点(2w、4w)以同样给药方式将P96剂量增加为300mg/kg,减虫率分别为62.2%和91.7%,减卵率为86.2%和97.7%,显著高于150mg/kgP96治疗组(P>0.05),与PZQ组相近(减虫率:95.4%、98.5%;减卵率:94.1%、97.1%)。结论:小鼠实验,DW-3-15、P96对3d、14d的童虫以及35d成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抗童虫效果与Art相似,但显著高于PZQ组,抗成虫作用优于Art,与PZQ组相近。9种P96异构体中发现P96-3对14d童虫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家兔实验,高剂量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治疗效果,增大治疗剂量后减虫率与减卵率均提高并显示良好的抗虫效果;尤其P96对28d成虫的减虫率达到91.7%,接近PZQ的杀虫效应。具有发展为新的抗血吸虫药的潜在应用价值。第三部分Real-timePCR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DNA水平评价P96体内杀虫效应目的:观察家兔疾病模型经P96和PZQ治疗后血清DNA的动态变化,评价其杀虫效应。结果:150mg/kgP96、300mg/kgP96和150mg/kgPZQ于第2w(14d)开始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家兔血清DNA检测结果总体变化趋势相似,但应用两种治疗剂量的P96治疗后的DNA最高浓度分别为267.8,299.5(拷贝数),均高于PZQ组最高浓度DNA249.5(拷贝数),提示P96的杀童虫效果优于PZQ;而150mg/kgP96、300mg/kgP96和150mg/kgPZQ于第4w(28d)开始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血清DNA变化,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的P96和PZQ均在治疗后第3d血清DNA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95.7、1049.5、1222.4(拷贝数),并显示当P96用药量为300mg/kg其杀虫效应与PZQ有效剂量相似。不同剂量P96治疗童虫和成虫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成虫时,大剂量P96组检测到的高浓度DNA(1049.5拷贝数)显著高于小剂量P96组(495.7拷贝数)(P<0.05),治疗童虫时,两种剂量组检测结果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大剂量P96组检测到的高浓度DNA(299.5拷贝数)仍高于小剂量P96组(267.8拷贝数),提示大剂量P96杀虫效果优于小剂量P96,但其有效剂量仍需探索。结论:通过Real-timePCR法检测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动物模型经P96治疗后血清DNA水平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证明了P96体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P96体内杀童虫效果优于PZQ,且剂量越高,杀虫效果越好,当用药剂量达300mg/kg时其杀成虫效果与PZQ有效剂量相似,显示出作为抗血吸虫候选新药的潜在价值。第四部分PZQ压力下日本血吸虫耐受性诱导及其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目的:分析经PZQED50体内诱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耐药性虫体与未诱导虫体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为阐明PZQ的作用机制,探索候选疫苗靶抗原及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半数有效量(ED50)的PZQ,经灌胃连续诱导30天,停药21d后,给予治疗剂量(200mg/kg)连续灌胃5d,观察虫体对PZQ及其衍生物的敏感性。收集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应用2D-DIGE技术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再对候选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在线uniprot检索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结果:经PZQED50压力诱导的虫体体外分别暴露于14μmol/L、28μmol/L、56μmol/L和112μmol/L的PZQ作用后72h,虫体存活率分别为87.5%、82.0%、77.3%和75.6%,与对照组(存活率10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PZQ临界致死浓度的倍数增加,诱导后虫体的存活率与活力分值虽然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明显,特别是PZQ浓度增至112μmol/L,即8倍的正常血吸虫临界致死浓度,仍有75.6%虫体存活,可见诱导后虫体对PZQ的敏感性显著下降,显示耐药趋势。诱导虫体对不同浓度PZQ衍生物DW-3-15和P96交叉抗性观察,结果显示,DW-3-15和P96作用浓度为正常虫体临界致死浓度时(分别为15μmol/L和25μmol/L),存活率分别为95.8%和86.7%,活力降低率分别为26.1%和42.2%。但当两种衍生物DW-3-15和P96的浓度增至临界致死浓度的4倍时(分别为60μmol/L和100μmol/L),虫体存活率仅为10.0%和20.0%,活力降低率达到96.7%和93.3%,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与PZQ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μmol/L时存活率为75.6%)(P<0.05)。提示2种PZQ衍生物的作用靶点与PZQ可能存在差异。收集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应用2D-DIGE和质谱技术共筛选鉴定出34个差异蛋白点,质谱结果通过MASCOT软件搜索并通过NCBI数据库Blast比对氨基酸序列与去重复分析后共确认有3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蛋白表达上调,18个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细胞中参与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酶类、氧化还原酶类以及应激蛋白和参与解毒代谢的蛋白酶等。结论:经诱导的虫体对PZQ敏感性下降显著,显示出明显的耐受性,诱导虫体对DW-3-15和P96的耐受性比PZQ低,提示两种PZQ衍生物的作用靶点与PZQ可能存在差异。对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差异蛋白分析,部分蛋白分子呈现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上调或下调,提示PZQ诱导促进或抑制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对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分析,有助于深入阐明PZQ作用机制,并为探索新的疫苗候选抗原及药物治疗的靶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研发抗血吸虫新药开拓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董兰兰;
【导师】夏超明;
【作者基本信息】苏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4,硕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PZQ;PZQ衍生物;诱导虫体;差异表达蛋白;

【参考文献】
[1]焉妍.人正畸牙龈沟液中MMP-13和DPP表达变化及与牙根吸收关系的研究[D].滨州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2011,硕士.
[2]尹珊珊.从《新闻调查》到《看见》:柴静采访对白的会话研究[D].西北大学,新闻学,2014,硕士.
[3]李秀清.异构无线网络中带宽分配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D].东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0,硕士.
[4]韩英.地理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4,硕士.
[5]吴尔卡.铂/垂直取向石墨烯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4.
[6]张君美.组织文化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7]汪蛟波.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4,硕士.
[8]佘銮珠.金蝶软件公司成功融资的要素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会计,2013,硕士.
[9]聂磊.区域生态安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2004,硕士.
[10]FATMATAELIZABETHROSEANSUMANA(雅玛).A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owards Africa Sub Topic[D].山东大学,国际关系,2013,硕士.
[11]贺红霞.当代研究生婚恋道德观及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硕士.
[12]宋景达.纳米碳材料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
[13]柳成行.脊柱骨样骨瘤合并脊柱畸形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D].辽宁医学院,外科学,2012,硕士.
[14]徐晓玲.北京市养老机构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公共卫生,2012,硕士.
[15]李帅.网络经济时代中国的移动终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6]臧晓明.当代我国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2,硕士.
[17]安亚刚.基于高频注入法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4,硕士.
[18]张雯.当代香港电影中的饮食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3,硕士.
[19]张井昆.基于Xen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2011,硕士.
[20]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在第二届“中航工业科技月”启动仪式暨系统工程论坛上的讲话[N].中国航空报,2015-06-04002.
[21]宫姗姗.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农业推广,2014,硕士.
[22]张丽,高书涛,刘伟华,唐然肖,商宁昭,王春,王志.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研究新进展[J].有机化学,2014,08:1542-1548.
[23]怀班民.携程中小企业商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24]宋子慧.中国行业协会立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法理学,2004,硕士.
[25]李琴.GATS下的自然人流动与我国的立法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法学,2004,硕士.
[26]张斌.嵌入式飞行数据传感系统及其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27]李中彩.多能源耦合系统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28]黄珺亮.论训读法与汉诗的文学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2004,硕士.
[29]贺映辉.在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本地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3,硕士.
[30]赵晓梅.公司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31]金爱花.BEZ235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与浸润的机制及SIX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特点关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内科学,2014,博士.
[32]张妍.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理论述评[D].华侨大学,哲学,2013,硕士.
[33]黄礼燕.胃间质瘤形态学及c-KIT、AKT基因突变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4,硕士.
[34]丛方杰.基于水基和复杂适应理论的北方沿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5]潘佳亮.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2013,硕士.
[36]刘春燕.天山北坡城市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硕士.
[37]蒋宏岩.两种肥胖评价方法在判别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并发症方面的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2004,硕士.
[38]詹秋磊.主动式矿用生命探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39]吴洋飞.明清温州传统家族结构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专门史,2014,硕士.
[40]米炜嵩.渭南·渭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路径及空间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3,硕士.
[41]李瑛.中国新股发行抑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2004,硕士.
[42]李凯.浅析山水画表现形式中的矛盾关系及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43]胡增辉.新《证券投资基金法》评论[D].湖南大学,经济法,2014,硕士.
[44]张铭哲.地震与移动荷载共同作用下连续梁桥的振动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2014,硕士.
[45]赵现飞.基于RTT的虚拟风洞流场可视化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车身工程,2013,硕士.
[46]刘二栓.深基坑围护开挖与软土非线性流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2004,硕士.
[47]罗红梅.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衰老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D].南华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3,博士.
[48]蒋文芳.图像处理在血小板抗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2012,硕士.
[49]李燕灵.高铁菱锰矿制取高纯碳酸锰的实验研究[D].贵州大学,冶金物理化学,2014,硕士.
[50]李和明.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