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谣言入罪与网络谣言治理 07月12日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可以说,言论自由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是,随着网络谣言侵权,甚至违法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网络谣言问题成了政府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如何既不扼杀网络言论的创造性和活力,又有效防止网络言论异化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论文约3万字,正文结构分为三部分。具体而言,第一部分是“网络谣言与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网络谣言的内涵、成因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论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保护 03月04日

【摘要】当前,宪法学者们对于言论自由的研究重心放在“公众人物”标准的构建以及基本权利冲突解决的几种理论之上,极少有人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标准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文章拟从最高院公报的12个名誉权诉讼案例入手,指出名誉权诉讼包含了公民人格尊严和言论自由两种基本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对权威机构公布的26个名誉权案件的胜诉率进行分析,找出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失衡的法外因素,即取决于原告势 […]

言论自由归入一般人格权之探讨 02月28日

【摘要】我国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这一项权利,但是并未对其进行细化,且无相应的救济途径存在,这对言论自由的保护显然不够,致使现实中言论自由频繁遭受侵害。同时,由于宪政的敏感性,言论自由在宪政环境下的探讨也无法得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如果将言论自由归入一般人格权予以探讨,即放在私法语境中进行探讨,则会解决不少问题。一般人格权是一项发展性权利,而言论自由又存在归入一般人格权之可能,这为言论自由归入一般人格 […]

论公言论的宪法保护 10月30日

【摘要】公言论是指针对政府及其官员且涉及统治事务的政治性言论或者仅涉及公共利益的非政治性言论。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公言论的自由是一种言论自由,与公民的批评权息息相关,是公民行使批评权的重要表现。但公言论作为批评权载体时却很容易与政府及其官员的名誉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其倍受压制。本文分析总结公言论受压制的原因,根据公言论保护的理论基础与宪法规定,对有关公言论的立法、执法、司法等问题的完善提出建议,以期探 […]

关于“转发五百次”入罪标准的探讨 12月27日

【摘要】信息化时代,伴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网络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享受信息化便利的同时各种非法信息层出不穷,网络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关于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的目的就在于规范网络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然而该司法解释一经出台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其中第二 […]

论网络言论的立法规制 04月26日

【摘要】互联网在推动言论自由更好实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新问题。网络言论日渐成为有心人煽动舆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影响司法独立的工具。而随着近年来因言获罪案件的增加,公众对公权力过度规制网络言论行为的抨击越发激烈,如何合理规制网络言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立法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现行有关网络言论的法律进行分析并提出其中存在的立法价值观认识偏颇、法律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然后在参考域外 […]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 04月22日

【摘要】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受和行使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们抒发自身的思想和见解的一项最基础的政治自由。名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入对其名誉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这两者都是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两者在权利性质、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二者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矛盾和冲突。随着近些年来,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且自2010年我国进入微博时代开始,网络为人们发表言论 […]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忘权 05月08日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的检索和存储更加便捷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副作用。如今,世界似乎被设置成为记忆模式,遗忘成了例外,互联网记录着一切,个人信息一旦被传到网络上就很难再被删除,但这种记忆可能会对个人自由、人身或家庭形象造成破坏,也可能对当事人的就业、私人或公开的活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鉴于此,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权利“数字遗忘权”,即个人信息应该有使用期限,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