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中神经调控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07月01日

【摘要】背景:自主神经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神经增生或者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均可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外周躯体神经刺激可以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进而影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本研究的目的包括1)探讨正中神经刺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2)探讨正中神经刺激是否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活性来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3)比较正中神经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对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 07月01日

【摘要】研究背景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个体差异性。研究发现部分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后仍有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该现象称之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遗传因素是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发生机制之一。目前尚不明确国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的功能多态性位点与服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功能及不良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验证国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代谢通路上相 […]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07月01日

【摘要】背景与目的:现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善是有益的,但是CRT对舒张功能的影响尚存在争论。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应变率及解旋(untwisting)对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得深入研究。我们研究的旨在应用2D-STE技术,结合目前常用的E/E’指标,探讨CRT不同反应程度患者2D-STE应变率参数和解旋(untwisting)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与抗血小板功能的注册研究 07月01日

【摘要】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因其明显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缺血事件复发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因此目前常规应用于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患者虽然按照指南规定服用了足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但仍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如心血管病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卒中。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个体对氯吡格雷反应的差异 […]

心外膜在新生小鼠心肌再生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07月01日

【摘要】背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期间,心外膜细胞能够从上皮细胞转化为间充质细胞(EMT)进而迁移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布于心脏的各个腔室的心肌组织之中。然而出生后在哺乳动物心肌损伤的情况下,心外膜通过EMT转化的间充质细胞即心外膜来源细胞(EPDCs)能否分化为心肌细胞参与再生却存在较大争议。最近的研究发现,出生7天内的小鼠心肌组织具有一过性的再生能力,心尖切除后能够实现完全再生,这为研究哺乳动物心肌组 […]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 07月01日

【摘要】背景:尽管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中左心室收缩功能显著改善的报道逐渐增多,但目前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组大样本量的中国NIDCM患者中,评价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预测因素、预后判断价值及LVEF恢复正常后的复发风险。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之间住院治疗且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40%的NIDCM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 07月01日

【摘要】背景肌张力障碍(dystonia)(包括扭转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构音障碍、书写痉挛等)是一类病理生理复杂、机制未明的运动障碍病。临床症状以肌肉不自主收缩为特征,常导致扭转、重复性运动或异常姿势,部分患者仅表现为震颤。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20余种基因与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有关,其中DYT25/GNAL基因于2012年新近发现,国内外对其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尚缺 […]

GIT2调控免疫反应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研究 07月01日

【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GIT1和GIT2)亚家族为ARF-GAP家族成员,是含有多结构域、在多组织中广泛分布、具有多重功能的蛋白质家族。GIT蛋白的两个成员GIT1和GIT2在结构上保守,主要包含3个重要的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在特定的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GIT蛋白的N端结构域具有小G蛋白ARF的GTP酶活化活性(GAP),被称为ARF-GAP结构域。GIT蛋白的中间SH(Spaho […]

磁共振量化评价移植干细胞与受体心肌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07月01日

【摘要】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供体。既往临床试验证实MSCs移植可以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减缓心室重塑。但是,干细胞移植后的转归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这些资料难以从临床研究中获得,需要借助于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动物模型。目前通过结 […]

脂钙蛋白-2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 07月01日

【摘要】因异常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以及对凋亡的抵抗引起的小肺动脉重构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特征。然而,正常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凋亡之间的平衡如何被破坏,如何转变为高增生倾向并抵抗凋亡,其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最近在恶性疾病中的研究表明,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可能是促使细胞恶性转化的共同因素。联系到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质网应激,后者可能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